籼粳杂交相关论文
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马荣荣带领团队研究出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2号,在2011年取得了亩产943.1公斤的佳绩,堪与袁隆平的超级稻媲美。马荣......
摘要 嘉禾优01-1对稻瘟病的抗性在福建省采用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2013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抗(MR)叶稻瘟,中......
籼粳稻杂种不育性存在花粉败育和胚囊败育两种主要形式 ;在籼粳稻品种中存在一些具有广亲和性的种质 ,资源广亲和性基因主要是单基......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为提高作物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亚种间的杂种优势......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生育期长,适宜插种密度是“甬优6号......
选用籼粳交组合(晚轮422×沈农265)F2为试材,分别在四川、上海、辽宁同年种植,研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穗部性状和程氏指数的变化趋势......
多倍体化是植物进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主要的粮棉油作物大都是多倍体,它们在倍性增加的同时,带来产量成倍增长.在自然进化启示下,“......
期刊
他,带领团队历经千辛万苦,破解了水稻籼粳杂交的世界难题。他相继育成25个甬优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累计推广面积1900余万亩,增产稻......
以2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和4个籼稻品种为材料,配制籼粳交组合,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胚乳性状遗传模型对3个蒸煮品质性状(......
选用通过籼粳杂交、籼型育种目标选择以及育性恢复能力测定等手段选育的6个偏籼型早熟恢复系Gmh01、Gmh03、Gmh05、Gmh06、Gm4006......
甬优12号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天台县2009年开始引进种植,表现......
在水稻(Oryza sativa L.)两系核不育研究过程中,用S1325(母本,籼粳杂交偏籼材料)与9663-1(父本,粳型材料)杂交,在其杂交后代F4中出现不育......
将中粳不育系春江23A与6个籼型恢复系进行配组,对6个组合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始历期均明显短......
以七山占/秋光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及其与维管束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籼粳交后代亚种特征性状、维管束性状都呈......
对籼粳杂交组合“02428(粳)/特青(籼)”F1进行一步成苗法花药培养,对该组合的分离世代采用连续自交随机选择,分别获得由132个株系......
【目的】为了有效地评价粳稻等位基因在籼稻遗传背景中的遗传效应,为籼粳亚种间优良基因的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粳......
以中优早8号×丰锦F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在辽宁和四川两个不同的生态区种植,研究亚种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试材在两个地区都......
“秋风糯”是我站育成的一个穗重型新品种,组合来源“泗87—2566”/“02428”//“武育粳7号”///“秋香糯”(“苏御糯”辐射),2005年2月通过......
杨守仁教授(1912~2005),著名农业教育家、水稻学家,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农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农业部科技委......
以籼粳稻杂交F2代群体(七山占/秋光)为供试材料,2010年分别在广东省与辽宁省同年种植,研究籼粳亚种属性和经济性状的分化规律以及两......
以水稻籼粳交F1为材料,研究了改变培养基的氮素比例和碳源、30℃高温热击处理花药及改善供体植株的生理状况等措施对提高籼粳杂交......
2011年全国超级稻确认评审会议上,全国有9个水稻良种被认定为超级稻,浙江省宁波市育成的甬优12是其中惟一的籼粳杂交超级稻。甬优1......
甬优538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中熟、优质、抗倒和抗病性强、收获指数高等特点。总结其特征......
引进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在古丈县进行试验示范,对产量、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甬优538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壮秆......
用胚乳性状遗传模型和条件遗传效应的分析方法,对籼粳交组合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的遗传表达受......
以2个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分别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籼、籼/粳、粳/粳配组,检测了杂种F1代的结实率及镜检亲本F1代的花粉活性......
嘉优中科1号是典型的粳不籼恢型三系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上海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稻2016004。母本为......
利用籼稻窄叶青8号和粳稻京系17的杂交F1、F2 以及衍生的DH系和回交群体, 对水稻籼粳杂交的落粒性进行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难脱粒......
水稻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2次大的飞跃后,长期停滞不前。研究发现,籼粳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超高产育种,正......
本试验以典型粳型(秋光)、典型籼型(七山占)、通过籼梗稻杂交育成的偏粳型和偏籼型4种类型为试材,研究了类型间剑叶气孔性状的差异及其......
摘要:迟熟中粳品种武育粳3号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其食味品质优良,已在生产上应用20多年。该品种由于不抗条纹叶枯病以及产量潜......
在“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育种理论指导下,亚种间杂交为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中国北方栽培粳稻品种为试......
为探明适宜于南县双季晚稻生产的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品种,以当地双季晚稻主栽超级杂交稻H优518为对照,分析比较籼粳杂交晚稻品种甬......
提出两种DNA水平上籼粳分类的划分标准:①85%分类标准:粳(85%~100%)、偏粳(50%~85%)、偏籼(15%~50%)、籼(0%~15%)。⑦70%分类标准:粳(70%~100%)、偏粳(30%~70%)、偏籼(15......
辽宁省水稻育种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水稻籼粳杂交与理想株型育种,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辽宁省便开始了籼粳杂交育种研究,并相继......
以水稻籼粳交后代产量较高稳定品系为试材,研究2010~2011两年上述材料产量性状及构成因素,探讨籼粳交育种后代产量因素特点。结果表......
通过对水稻籼粳交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与K^268406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参加福建省晚......
万恢88是采用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而成的籼粳交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性好、米质较优、综合表现佳的特点.应用该恢复系......
通过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对9个籼粳交衍生系进行籼粳属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2个偏籼类型材料。采用等位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模......
春优984是由贵州众望种业有限公司引育并申报审定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偏粳)。春优984系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引进中国水稻所高柱......
水稻籼粳杂种具有极强的超亲优势。充分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是当前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从选育水稻亲籼型不育系角度出发,......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F1蕴藏着巨大的杂种优势。有效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是全球产稻国稻作科技的一个热点。从育种实践的角度......
籼稻(indica)和粳稻(japonica)作为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在形态生理特性、遗传分化、地理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别,亚种间有利基因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