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改营相关论文
据韩国媒体报道,朝鲜足球运动员因在南非世界杯赛事中丢人地遭到失败而受到严厉惩罚。国家队运动员被叫到平壤一家文化宫的舞台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摘要 俄罗斯著名作家、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的一生充满着悲剧和动荡,他的作品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写作特色与写作......
《二手时间》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
发掘口述史材料、做口述史研究是要有一点运气的。有两个比喻可以说明这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运气”。一个是刻舟求剑,另一个是灯......
引言大约是10年前,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俄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的一部分内容,虽然是片断的,但是,......
苏子元,著名的国际特工。1904年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被派往苏联,成为共产国际的一名军事情报员,曾与博古......
叶利钦把权力移交给普京时,要请他在场, 以此象征世俗权力的更迭获得了宗教领袖同意 12月5日,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1918-2008)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生命经历曲折传奇,文学是他跌宕起伏生活......
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被称为"劳改营文学和流亡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全部创作是在劳改营、被流放和流亡国外期间完成......
<正>在远离主流社会的苏联监狱里,文身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铭刻在囚犯身上的每一幅图画都有与众不同的含义,承载着对生与死的拷问......
农活与天灾 第三连约百十来人,种早稻100亩,二季稻50亩,晚稻50亩,三季加起来共种200亩地。这比北方的劳动要紧张和劳累得多。 来......
20年代末苏联政府决定以犯人之力开发伯朝拉边疆区的矿产资源,并为此在荒无人烟的地区建立了劳改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几次改组,乌......
“大墙文学”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苏联文学所特有的文学题材。中国与苏联在建立新政权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肃反运动,致使政治、艺......
索尔仁尼琴塑造了质朴精明的俄罗斯农民形象,描写了农民在劳改营这个特殊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本性。他们精明能干、吃苦耐劳、爱惜粮......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国内反革命分子叛乱和国外武装干涉的双重压力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只能以革命的暴力对抗反革命的暴力,开始对反......
索尔仁尼琴在《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大量运用准直接引语进行"复调"叙事,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精湛的叙事手法,在高度浓缩的......
在苏联的整个劳改营历史中,以卫国战争时期最为典型,仅在战争爆发后的头三年,劳改营就将97.5万名犯人转送到红军部队.这个时期,在......
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真实地再现了前苏联劳改营中的生活,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曾被舆论批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