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中央相关论文
1963年、1964年中苏大论战期间,苏共在连篇累牍地公开发表反华文章、掀起大论战的同时,也通过信函一次次向中共提出停止公开论战、召......
顾达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担任苏联驻华大使馆首席翻译期间,曾多次参加中苏领导人会晤。在此期间,中苏关系由“牢不可破的友谊”变成......
1953年3月5日晚,斯大林在莫斯科近郊孔策沃别墅逝世。一个看起来永远战无不胜的巨人轰然倒下,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一事实。近年,《柏林......
编者按:本文作者А.И.卡尔图诺娃系俄罗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学术顾问。1988年11月译者访问莫斯科时,她应约撰......
大飞行家,是晚清至民国以来,国人对飞行人员的一种带有尊敬意味的称呼。长久以来,中国人都有着一个“我欲乘风归去”的美梦。这个梦,到......
1991年“八月政变”爆发,戈尔巴乔夫夫妇被软禁在克里米亚,期间,赖莎·戈尔巴乔娃第一次中风,虽渡过危机,但从此百病缠身,八年后去世,年仅......
60年代中国“两弹”(原子弹、导弹)研制成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过去这被宣传为“自力更生奏凯......
在近40年的外交生涯中,我几乎有30年同俄罗斯人打交道。我们之间不仅相互关系密切,而且也有曲折,还带有传奇色彩,甚至或多或少影响到两......
苏联粮食生产在经过连续7年的严重减产后,去年开始有了明显好转。接着、今年1月苏共中央又召开农业工作会议,讨论“在采用合理的......
苏联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力开发水力资源,曾经在国内建成了许多著名的水电站,如伊尔库茨克水电站、布拉茨克水电站等。此外,苏联还建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两党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毛泽东开始不满意赫鲁晓夫的某些观点和做法,赫鲁晓夫也对中国这时发生的......
15年前的12月8日,强大的苏联在事实上走完了自己74年的生命里程,而策划这一重大事件的只是3个苏联地方政权领导人,决策时间仅仅用了不......
1989年苏共垮台前后,苏联社科院曾做过一个“苏联共产党究竟代表谁”的调查,结果是:7%认为代表劳动人民;4%认为代表工人;85%的人认为苏共代......
本文是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将20年代苏维埃奠基者列宁的人民自治思想与80年代崛起的苏联改革家戈尔巴乔夫的人民自治思想进行比较......
1989年5月在苏共莫斯科市委和州委政治教育馆,召开了一次理论研讨会,会议就当代社会主义概念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发言的有苏......
<正> 这个题目只是初看起来可能使人觉得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它的意义只限于当今的时代。实际上,这个题目要求弄清楚,列宁的遗产中......
1989年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了由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格·斯米尔诺夫院士主编的《社会主义理论概述》一书。该书是集体......
苏共中央社会科学学院在1987—1988学年开办了方法论研讨班,专门讨论马列主义理论发展、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战略与策略的迫切......
历史上许多人物的命运,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登上了顶峰,往往意味着下降的开始。可是,像朱可夫这样,从顶峰到谷底仅短短百十来日,也不......
<正> 原苏共中央机关资深指导员列昂·奥尼科夫于1996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从苏共中央机关内部看苏联共产党是如何垮台的》的著作,......
执政能力是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苏联共产党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主动......
1958年,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美国第七舰队连忙驶入台湾海峡,台海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不知情的赫鲁晓夫在摸清北京的底牌后,通过苏联外......
中国与北面最大邻国交往的历史,是一幅悲喜交集且又宛如万花筒般变幻不定的图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异同变幻,造成毁誉和恩怨交织。......
1958年3月,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公开发表了为南共联盟第七次代表大会起草的纲领草案,以征求党内外的意见。该草案本着......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回顾与反思;二是对现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989年3月,苏联正式开展苏维埃代表竞选活动。竞争性差额选举与等额选举完全不同,是将部分政治资源分配的权力下放给群众,因此,它向苏......
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示威者要求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使人们享有更多的权利。面对匈牙利......
人教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一目内容,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同时奉行三大外交政策......
苏子元,著名的国际特工。1904年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被派往苏联,成为共产国际的一名军事情报员,曾与博古......
斯大林模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左右着苏联的发展。尽管苏联领导人几次试图改革创新,但始终未能触及体制的根本痼疾。而戈尔巴乔夫最......
前几天,是苏联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在苏联历届领袖中,勃列日涅夫至少有两点令其他人望尘莫及:关于他的笑话最多,他......
核爆炸引发地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苏联科学家向苏联最高统帅部建议:通过向富士山口投掷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弹,在日本本土引发大......
谢尔盖·赫鲁晓夫关于父亲尼基塔·赫鲁晓夫的第三本回忆录《改革者》在时代出版社面世。似乎是命运的嘲弄,毕生反抗美帝国主义的......
俄罗斯历史学家伊戈尔·阿塔马年科日前撰文指出,二战末期美国之所以向日本投原子弹,主要是为了阻止苏联进攻土耳其。 苏联......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曾提出过一个简明公式:“苏维埃+电气化=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但最终苏联却是:苏维埃(政权)有了,电气......
苏联解体已近20年,但对解体的原因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们看来,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反酗酒运动”降了威信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中,也不是没有对形势洞若观火的人,执掌克格勃15年的安德罗波夫就意识到不改革只有死路......
2012年11月17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