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华侨相关论文
抵制日货运动,又被称作为日货排斥运动、日货不购买运动。五四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是自1908年、1915年抵制日货运动以来中国国内第......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教化”侨民,促进了华侨民族主义的发展。同时国内出现了一批侨刊,积极配合南京国民政......
论文从国共合作抗战背景下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的组建情况、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的发展及国民党态度的转变、国民党对东江华侨回乡服......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十分关注祖国的抗战,在海外华侨中募集......
深秋.rn遍野稻穗金黄,满山硕果累累,一个灿烂的季节里,来到畹町,瞻仰了畹町桥和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伫立畹町桥头,新旧两......
庄炎林的祖籍是闽南安溪县,1921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父亲庄希泉是与陈嘉庚齐名的著名侨领,母亲余佩皋是“南洋华侨女子教育的先驱”......
回国服务共拯危亡“南侨机工”的全称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支援抗战的3000多名华侨汽车司......
颜敕,原名颜受敕,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洋下村人,出生于1894年。其夫李清泉是同镇石圳村人,早年渡菲,艰苦奋斗,遂成菲律宾之殷商,长......
延安晤面1937年,国内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海外华侨掀起了支援祖国抗战的爱国热潮。陈嘉庚先生领导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抗日战争期间,侨居马来亚槟城的华侨女青年教师白雪娇,为了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怕父母不同意,就瞒着父母化名报了名,临别时......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归国参加抗战的汽车司机和修理工的通称,共3000多人。这些南侨机工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
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的华侨政策逐渐向“护侨”方向转变.政策的调整符合清政府“张国体”的政治需要.然而,南洋华侨对“国”的认同......
在"庚子新政"的不同时期,南洋华侨社会有其不同的舆论取向。以《南洋总汇新报》为例,从开始鼓吹预备立宪、反对革命,南洋华侨社会......
开南洋华侨女子教育先河 余佩皋,1888年6月15日出生于姑苏城里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余夔卿因不屑仕途,在家乡兴办学馆、医馆,教书......
【正】 乾隆六年(1741)四五月间,一个可怕的消息在福建漳、厦等地迅速传开,侨居于噶喇吧(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的华人于上年遭到......
日据时期,为配合日本政府的南进东南亚的战略,台湾总督府展开了对南洋华侨的全面调查活动。随着日本南进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其调查活动......
抗战进入1943年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曙光开始显现,中国知识界未雨绸缪,掀起了一场关于战后如何处理南洋华侨问题的讨论。他们......
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
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从国内走向国际,中国人由此登上世界大舞台。 地处偏远的延安,在战争期间的......
参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重温了一则令人感慨颇多的故事。1941年6月,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从......
南洋从历史上至今就是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是海外华人的传统聚居地。全球华人华侨人数超过5000万,虽然据庄国土教授课题组研究认为......
辛亥革命前南洋华侨的政治立场各异,革命后渐趋一致,各类侨团组织和华侨各阶层均成为辛亥纪念的主体。侨众重视仪式在激发民族精神......
在云南昆明的西山森林公园,有一座高达12米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碑文写道:三千余名热血奔腾的南洋机工满怀“国家兴亡,匹夫......
尊敬的毕观华先生,女士们,先生们:由中国国家档案局、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主办,云南省档案馆承办的《南洋华侨机工档案史料图片展》今天在......
依据1934年至1940年荷属印尼万隆华侨公会出版的《华侨月刊》,试图对世界经济危机和中国进入抗战这一时代背景下该社团的日常活动......
1942年初,毛泽东倡议并经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员会",由朱德任总书记,叶剑英等人任委员。同年8月15日,华侨救国会......
在辛亥革命史上,研究孙中山与华侨的文章很多,而研究黄兴与华侨的文章却未见。其实,黄兴在1906~1911年发动粤、桂、滇6次起义,与南......
论文全面梳理了亚三的活动轨迹,结合16世纪东南亚的历史背景,闽、粤等地的民俗以及葡萄牙使团的构成等方面的因素,对亚三的真实姓......
族谱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记述了以家族世系为中心的历史,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某一地区或某一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陈嘉庚始终拥护蒋介石把持的南京政府,1936年蒋50岁生日时,南京政府请陈发动华侨捐款购买1架飞机祝寿。......
大批南洋华侨机工,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国参加抗战事业,参与滇缅公路的运输工作,艰难困苦,日夜忙碌,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
由中国国家档案局、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联合主办,云南省档案馆具体承办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图片展”,于2009年8至10月先后在......
尊敬的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毕观华馆长、中国国家档案局杨继波副局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宴请过华侨领袖陈嘉庚。两顿饭产生的政治效果,足以说明什么是“人心”,什么是“最大的政治”。 ......
20世纪30—50年代正是印尼华侨社会处于转折变化的时期,其变化的迅速、激烈和深刻,都是前所未有的,它集中表现在印尼华侨民族主义......
1910年(清爱新觉罗溥仪宣统二年)6月5日,由著名南洋华侨实业家张振勋倡议、慈禧太后批准、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和南洋新兵督练陈琪筹......
2月28日,"南洋华侨技工抗战档案图片展"暨"飞虎驼峰纪事展"在云南省档案馆开展。云南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副局长......
1906年5月,清廷裁撤学政,在各省设提学使司,广东提学使司随之成立。它的设立是清末教育行政改制在广东省的连锁反应,其机构设置与人员......
论文从国共合作抗战背景下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的组建情况、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的发展及国民党态度的转变、国民党对东江华侨回乡服......
侨汇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达先生就在《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一书中讨论了南洋华侨汇款与侨乡建设的关系。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