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诠释相关论文
尚武精神是指一种精神.一个没有脊梁的民族势必会被世界潮流所淹没,一个没有伟大精神贯穿的脊梁必将被外力所折断.本文运用文献资......
史识是史家、史著的灵魂,它是指历史学家好学深思、富于学术个性、坚持独识卓见的专门之学.历史编纂的主体是史学家,史学家的主体......
多少年来,牛津大学出版社一直以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而为人们所瞩目.2000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巴里·布赞(Barry Buzan)和理查......
在抗日战争中,我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推进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表现了中共与国民党......
孟子与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他对古史进行过整理以及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他重视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基于一定的诠释立场对历史进行诠释,......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必将是一条反“国强必霸”逻辑的复兴之路,是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正】多党合作与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近现代中国百年宪政历程紧密结合。在长时段的历史观照中,若干基本事实构成多党合作的整......
魏晋时期士人阶层重视经纶世务,既有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考量,也包含争取宗族利益最大化和恒久化的习惯,接近政治权力核心是其突出体现......
<正>高阳的历史文学写作与当代大陆作家对历史资源的开掘几乎是同步的,他述史求精、论史务严的写作姿态与大陆传统型历史小说家不......
<正>《民族音乐学与现代音乐史》,(美)斯蒂芬.布鲁姆、(美)伯尔曼、(美)纽曼编著,汤亚汀等译,汤亚汀校订,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
西安七贤庄位于明城墙内东北部,由十个五间四进的传统院落组成,是一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1937年1号院创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1959年......
"民末宪政"是一个新提出的学术课题,该课题相关内容在以往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长期未能提上重要位置。与民末宪政相关的研究虽早已......
五四运动研究的历史几乎与五四运动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久 ,而五四形象的确立和五四话语的重构就是在不断的纪念、研究和回忆的过程中......
在世界歌剧史中,中国民族歌剧以突出的民族性和巨大的影响力占据了独特地位。然而在现有研究中,对中国民族歌剧的"民族性"存在较为......
2009年是五四运动发生90周年。五四运动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导致中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变革。回顾以往,关照五四......
苏联解体之后,学界围绕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功过的争论一直存在。一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以及公开性、民主化、构建人道的民......
20世纪西方的文艺理论是以新说烽起,流派纷呈而别具异彩的。由于文艺创作上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的波诡云涌,以及诸多哲学流派、心理学......
<正>诠释学又名解释学,是一门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它历经局部诠释学、一般诠释学,发展到哲学诠释学。我国学者韩震的《历史·理解·......
王晓德教授所撰写的《文化的帝国:20世纪全球“美国化”研究》①已于2011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此书吸收国际关系学、文化传播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