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派相关论文
20世纪中叶中国的社会大变动导致了学术版图的重新绘制,马克思主义在新政权的捍卫下成为整个国家的理论基础和主宰学术界的最高规......
唯物史观派史学发端于五四,形成于社会史论战中,到抗战期间进至高潮阶段,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前相比,抗战期间唯物史观派的历......
在科玄论战中,科学派、玄学派与唯物史观派环绕社会理论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主张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划分:物......
1949年后的中国史学界随着政权的鼎革出现了颠倒乾坤的局面,唯物史观派取代史料学派掌握史学界的话语权,不遗余力地对旧的史学研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多个观点鲜明、立场各异的流派,从理论基点与体系构建的总体方......
20世纪 30年代是吴晗学术历程中的辉煌时段。他一直受到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双重影响 ,出入于两派之间。吴晗在学术起点上具有二......
唯物史观派和史料派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两大派别。两派虽呈对峙之局,正面交锋却不多见。来自史料派大本营的童书业曾与史观派中的......
新文化运动中的唯物史观派,是由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集合而成的革命家兼学问家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学理上对唯物史......
以吴晗等为首的史学研究会曾一度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史坛,在本土史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程中扮演了一个积极角色。它将社......
五四运动研究的历史几乎与五四运动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久 ,而五四形象的确立和五四话语的重构就是在不断的纪念、研究和回忆的过程中......
本论文是对1923年“科玄论战”从纯哲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专著。 论文基于这场论战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以纯哲学的形式展开的论......
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史学,众流竞进,异彩纷呈。众多史学流派的存在,是此期的一个独特现象,抓住这一特殊现象进行研究,对于20世纪中国史学的全面......
胡适发起的整理国故运动由于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性批判精神,因此在发起之初,唯物史观派对此持一种颇为赞成的态......
在现代中国史学界,存在着为学问而学问的“求真”史学和为变革现实而研究历史的“致用”史学,进入40年代后,这两派呈现出若干逆向运动的......
192 0年井田制辩论不仅在经济史上有重要意义 ,更是 2 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代表着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初次交锋。辩......
论“综合创新论”文化观洪晓楠一百余年来,“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一直是时代的中心问题。这一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具体表现为“古......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史料考订派从史学界的主流地位一步步被推向"边缘".史料考订派不仅丧失了学术机构的领导权和学术期刊的经营权,......
宗族制度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自20世纪初以来便引起学术界的注意;80年代以后,因社会史研究的复兴及一大批档案。家谱和民间......
“科玄论战”作为一个极富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哲学事件,深刻地影响着2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思潮发展的走向。“科玄论战”中玄学派、科学......
面临世纪之交,千年转换的历史时刻,我们宏观审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现实历程和丰富内容,通过批判的总结和反思,为中......
1951年,唯物史观派对于学术机构领导权和学术期刊经营权的掌握和控制以及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使他们成为在学术界确立新意识形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