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奔星相关论文
北京大学教授曹先擢在1992年第3期《语文学习》发表的一篇谈汉字误读的文章提到:也有字本来不误,而故意将二字合为一字或一字析为......
吴奔星坚持“诗学是情学”的创作原则,他的诗充满了强烈而真挚的感精。他注意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诗作具有意境美。他的诗具有音韵......
由中国鲁迅研究会、江苏鲁迅研究学会、江苏现代文学研究学会、南京师范大学、徐州教育学院和徐州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的"吴奔星先生7......
吴奔星(1913-2004),湖南省安化县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即开始新诗创作,并于1936年与诗人李章伯于北......
由中国鲁迅研究会、江苏鲁迅研究学会、江苏现代文学研究学会、南京师范大学、徐州教育学院和徐州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的“吴奔星先生......
吴奔星先生的诗歌创作是他从事诗歌创作70多年心灵轨迹的写照,体现了其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他的诗歌......
尊敬的吴奔星先生: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吴奔星教授70年文学道路学术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
“妙”答吴奔星 徐迟1984年失去老伴,另一诗人吴奔星1993年丧偶。这两位老鳏夫,在一次笔会上相遇,吴问徐:“听说你在进行‘黄昏恋’......
吴奔星的旧诗具有含蓄与明朗兼容并蓄的风格特征,他的含蓄诗风借助意境的情景交融传达诗性的生命体验,以联想与想象为特征的虚实美学......
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从事鲁迅资料搜集工作。因而结识不少鲁迅研究专家。他们的轶事趣闻,难以忘怀,现选择几位,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那是在20余年前,我在故都开封读中学。常跑旧书摊的我,算得上是文学少年。偶见一本厚厚的《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辞典》,当时看来确......
<正>一如果从1917年开始算的话,~1中国新诗的历史已走过百年。这一百年中,产生的新诗史料可谓数不胜数:诗集、社团流派资料、报纸......
【正】近读吴奔星先生辑注的《历代抒情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六月版),深为先生的才力胆识所感服,全书选目不囿名家,不......
1978年(66岁)1月《福建行(三首)》,即《三山烟雨》、《到厦门》、《望金门》发表于《福建文艺》第1期。......
1994年(82岁)9月3日《江山留韵律日月寄诗魂——贺敬之“新古体诗”印象记》发表于《文艺报》第2版。同月10日为韩大华、袁宝玉等......
5月蔡镇楚《中国诗话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指出:“本世纪80年代之初,后人整理出版的两部诗话巨著——《鲁迅诗话》与《沫若诗......
1913年(1岁)农历癸丑,公历6月30日(农历5月26日),生于湖南安化县东坪镇的吴家湾。名立华,号辑新,上大学后改奔星。父亲吴挹清,字汉波(1879—1......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一中国的尊师重道,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早、最受重视、最为普通民众认同的美德懿行。家家立轴膜拜的“天地尊亲师”,就将“师”推到与天......
一1935年年初,天津南开大学爱好文学的学生组建了人生与文学社。4月10日,社刊《人生与文学》创刊。发起者为柳无忌。柳无忌(1907-2......
<正>《情思绵绵》是白族著名诗人晓雪于2005年出版的散文集,全书共收35篇散文,其中记述了作者与亲朋故旧、良师益友等40多人之间的......
吴奔星先生(1913~2004)是我国现代诗人、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专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的《茅盾小说讲话》,是新中国成......
吴奔星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本文旨在弥补吴奔星诗歌研究方面新体诗和旧体诗、“诗情”和“诗美”比例的失衡,主要从三个......
著名诗人、学者吴奔星(1913-2004)于1937年1月发表了《诗的创作与欣赏》一文,提出了新诗应该“三新”,即新意境、新比兴和新辞藻,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