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无忌相关论文
《柳亚子年谱》(柳无忌编,一九八三年社科出版社版)里面,颇有一些笔误与印错的地方。大部分错误,读者能看出,不过有些人名恐不熟悉,特为......
钱钟书虽然成名很早,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也经历了一段很艰难的岁月。抗战期间,被困上海,迫于生活压力,他竟也做起了家庭教师,以贴补生活......
在淘旧书的过程中曾见有《苏曼殊全集》,是中央书店1935年版的四卷本,翻看以后觉一般,虽然是民国时期的出版物,但内容版式都不是很好,属......
早在五六十年前就活跃于中国文坛、学苑的“风流才子”、年轻教授文怀沙,如今已近百岁高龄,然松柏后凋,傲骨嶙峋。比年仍扶杖奔走南北......
刘重德先生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前任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一任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著名教授,是翻译界、外语界的老......
著名翻译家柳无忌先生曾在《梦里闻书香》中深情地写道:"我特别爱好书香这个形容词,它与铜臭作一对照……我们要提倡读书,养成读书的......
一、天津留学教育划分阶段1928年至1949年,由于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天津留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但是留学教育仍然在进行着,留学偏重......
柳亚子是南社的主要代表人物,忠贞的爱国者,坚定的民主主义者,杰出的爱国诗人,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忠......
天津《益世报》坚持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其中柳无忌编辑的《文学周刊》借助南开大学英文系的独特优势,翻译介绍了众多的英美文学家及......
学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有幸拜读了刘文彬同志编辑的《中国古诗汉英比译五十三首》,感到十分高兴。他真不愧是一位有心人,经过日积月累,竟为译诗爱好......
期刊
<正>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二十四岁 在上海,时与高旭(天梅)、刘师培(甲叔)来往。 曼殊1907年1月5日自上海致刘三信:“曼寓法......
倪庆饩,著名翻译家,南开大学英美文学教授。1928年出生,湖南长沙人。出版译著20多部,尤其擅长诗化散文翻译。在中国翻译史和英美文......
<正>随着中国当下"一带一路"宏伟国际战略布局的全面铺展,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以世......
一1935年年初,天津南开大学爱好文学的学生组建了人生与文学社。4月10日,社刊《人生与文学》创刊。发起者为柳无忌。柳无忌(1907-2......
民国时期,南开大学英文系起步晚,经费匮乏,师资紧张,但在著名学者柳无忌的主持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柳无忌提出创办英文系的三......
柳无忌在文学创作、翻译和教育领域取得了诸多的成就,但是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其在文学编辑领域的才能也没有得到正视。在柳无......
柳无忌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他在国内教英语语言文学,在美国从事汉语语言文学教学,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终其一生,他的语言文学教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