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筠相关论文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道教发生了重要变化,在重玄学向心性论过渡并进而转向内丹学的过程中,一批道教学者为唐宋道教......
石刻《坐忘论》原刻于河南王屋山最高处天坛,后拓至中岩台紫微宫.曾慥《道枢》所收录版本应得自于江西庐山太平兴国宫道士刘虚谷.......
吴筠至迟在嗣圣元年(684),被度为道士,主度者应是潘师正。其后,兼修儒经。因科举不第,才笃志于道。道名日振后,被征至京师,入官方道士籍。......
<全唐诗>把<胡无人行>归于唐代诗人吴筠的名下.本文对作品的流传情况、风貌特征、诗人主体的心性人格等几个方面作了简略的考辨,认......
吴筠是唐代道教诗人中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位,诗名很大,备受人们的赞赏。其道教诗歌继承了道教善于运用文学形式阐释教义、记载修道思......
唐玄宗统治时期,道教重玄学学者吴筠开始将唐初重玄学的理论重心由道本论向本原论、生成论转变,由此形成其贬佛融儒、同有无、忘情......
<正> 旧说均谓李白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千年来已成定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集中在东鲁所作诗文以及在别处所作有关东鲁诗文共......
吴筠的《高士咏》与《览古》诗是前代少见的咏史组诗。《高士咏》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批判当时社会上的伪隐之风,对历史上的高士进行咏......
【正】 李白一生曾经两次入长安。除了人所共知的天宝元年奉诏入朝那一次外,早在开元年间还有一次。这是当代李白研究工作中的最新......
本篇论文以唐代大型咏史组诗为研究对象。在芬芳绚丽的唐诗百花园地,咏史之作,犹如奇葩绽放,而大型咏史组诗尤擅胜场,动辄百篇,蔚为大观......
黎元兴与吴筠同为唐代道士,但是二人的道教思想却具有不同的哲学气质:黎元兴仿佛造经,思想中充斥着浓重的佛学色彩;而吴筠却试图立足于......
本文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可操作的修道方法论、生命观和认识论这三个方面阐释了 唐代著名道教学者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认为这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