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相关论文
1951—1953年创办的造园组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教育影响深远。基于档案文件,以时间为序,描述造园组成立的背景、沿革和办学情况,讨论......
罗官章,男,79岁,1956年10月入党。入党60年来,时刻把党员义务摆在前头、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把地区发展扛在肩上。在职时,在俗称“宜昌......
近年来,都江堰市聚焦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以全域旅游主导乡村振兴,以农商文体旅融合凝聚新动能,高质量推进乡村......
5月7日是本刊吴良镛主编99岁生日。那天吴先生讲了一段话,"我生于战乱忧患年代,1946年至今,一直在教学岗位上,培养学生,同时努力治......
在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上,吴良镛教授对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观点......
2012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
2014年9月16日,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做题为《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的报告。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
一天下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多功能厅内挤了二百多名学生,他们是冲着吴良镛而来的。 自1946年受梁思成之邀回国创办清华大学建筑工......
一、世界建筑师大会与《北京宪章》1999年6月23日上午,全世界建筑师的目光都聚焦北京,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
他总是笑眯眯的,笑得敦厚、诚恳。在小区里漫步,他跟人友善地打着招呼,唠家常,跟邻家老大爷没两样。 他的刻苦也为人称道。他曾......
他是一位温和敦厚的建筑界泰斗,曾手书“匠人营国”。他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至今仍不离讲台。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
2月14日,全国科技奖励大会召开,代表着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励的“五大奖”揭晓。设立于2000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天迎来了第十二......
贝聿铭说:“你要到哪一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说认识吴良镛。”可是恰恰在近二三十年大兴土木的建设中,中国人自己却越来越不“......
人物简介:吴良镛,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的建筑学家、城市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人物简介】吴良镛,师从梁思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
“当前的经济建设、房地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巍峨挺......
In the glow of the rising sun, a white-haired elder is slowly pushing a cart stuffed with books and walking across the c......
他是一位温和敦厚的建筑界泰斗,曾手书“匠人营国”;他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年届九旬的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在旁人搀扶下拄着拐杖走向领奖台,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获......
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理论家。2012......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
习总书记上任以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国著名的建筑与城乡规划学......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颁发奖励证书。胡锦涛......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最高奖"),国家科技奖励中至高无上的桂冠。今年,中国建筑学家吴良镛摘得了它,谈起这次获奖,吴良镛说:"我才......
沉重的北京,怎一个"急"字了得2003年,SARS爆发过后,王歧山市长曾深有感触地说:"北京的交通拥堵是我最头疼的事".市长的感慨道出了......
倘若你遇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凳子上静静作画.跟乡亲亲切畅谈.带着相机游走在大街小巷,谈笑风生地跟学生交流.那或许就是吴良镛。他......
自古江南多才子.浪漫而多情的秦淮河不仅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浆声灯影、画船萧鼓,还哺育出了众多的文人雅士.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就是......
风水实际是中国古代建筑哲学和建筑学的主要载体。吴良镛院士认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体系在今日值得肯定者,首先是其设计哲学和原理。......
2014年9月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
今年的2月份,是中国建筑界历史上值得记载的一个时间,因为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和世界建筑界最高奖项都在这个月第一次花落建筑界。真......
台上,九旬院士站着报告,台下,大批学生趴着睡觉,二者的鲜明反差,不免令人心酸。网络上,不少网友在对吴良镛院士表达崇敬之情的同时,纷纷对......
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吴良镛,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他赞同海德格尔的理......
我对法国的早期印象来自学建筑时对巴黎美术学院体系的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华揽洪先生在中法建筑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
92 岁的吴良镛在台上讲话,底下有学生睡着了,还是身体倒在桌上,旁如无人的那一种姿势。很多人批评,说现在的学生世风日下太不尊重师道,......
继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以90岁刷新了该奖项的高龄纪录后,今年,90岁的吴良镛和92岁的谢家麟获奖,分别追平和打破这一......
人民建筑师的荣耀与幸福2007年8月21日11时31分,著名建筑学家毛梓尧先生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他不平凡的建筑人生。8月27日上午,北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