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死亡率相关论文
目的总结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围产儿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探讨该地区围产保健工作的重点。方法以林芝地区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
目的通过浙江省危重孕产妇监测系统掌握危重孕产妇发生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选取2012至2013年浙江省危重孕......
目的探讨2008-2013年浙江省多胎发生情况及其围生期结局。方法数据来源于以医院为基础的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系统。监测网包括浙......
防止早产是降低围产期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用硝苯吡啶(心痛定)治疗早产37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对象选择37例年龄......
目的 :了解我国围产儿软骨发育不全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 1987~ 1992年 ,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 ,对全国 5 0 0多所医......
对8例生后早期经头颅B超诊断为Ⅲ级脑室内出血,并在短期内呈脑室进行性增大的新生儿进行了连续腰椎穿刺(Lp)治疗。有效6例,自动出院1例......
目的:探讨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改善孕产妇健康状况。方法:利用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监测平台资料,分析不同阶段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结果......
目的 探讨期待治疗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58例不同孕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三胎妊娠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为多胎妊娠的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以改善多胎妊娠的妊娠结局.方法......
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妊娠称为多胎妊娠.因为多胎妊娠孕妇并发症围产期死亡率高,故临床作为异常妊娠对待.目前,所知多......
围生儿死亡率(preinatal mortality rate,PMR)是衡量同生保健质量的主要指标,降低PMR已成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并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8‰-10‰,严重影响围生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心脏畸形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减低围产期死亡率及提高出......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围生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围生期患病率及围产期死亡率均较高,不仅近期会影响胎儿宫内的......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妊娠及产生的影响,其预后如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母婴安全渡......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69-01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指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仅使用饮食......
在妇产科临床工作实践中,常常会有胎膜早破现象发生,胎膜早破极大的危害了孕妇、婴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使围产期死亡率大大增加,早产率......
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病因复杂,病死率高,部分患儿留有后遗症。正确处理围产期新生儿惊厥,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对降......
[摘要] 目的 本文对重度子痫前期及脐带胎盘因素导致宫内生长受限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出生前胎儿彩色多普勒显像、出生孕周、新......
在妇产科工作是刚上班头两年的事,过了六七年又回到这里,便又有让耳鼓膜忍受女人尖叫的机会了。新法接生取代了成千上万个接生婆红火......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时气管插管的指征与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9年7月本院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一般项目、复苏措......
<正> 饮食的质量和数量超过正常需要及妊娠后活动量减少是孕妇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可引起代谢异常和其他合并症,对母、胎会造成种......
新兴的医学学科─—围产医学广州市妇婴医院高危产科(510180)符玉良围产医学(PerinatalMedicine)是研究分娩前后一定时期内,危害孕妇本身及胎儿的各种疾病和胎、......
<正> 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开展优生优育工作,自1986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了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目的是为了降低围产儿死亡,减......
<正> 一、病例摘要 脐带异常是威胁胎儿生长发育及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中脐带真结是脐带异常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现就本......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 ,早产儿出生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增加趋势。早产儿出生率与围产期死亡率有重要的关系。各个国家和地区影响早产......
B族链球菌(GBS)是引起围生期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围生期新生儿GBS感染率高,导致的患儿病死率亦较高。随着产程中预防性抗菌......
调查显示,日本2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为60%,这一比例自197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20岁以上女性吸烟率为20%。呈上升趋势,其中20到30几岁的育龄妇女的吸烟率上升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