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氮活性相关论文
Haber-Bosch法合成氨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反应之一,但是其高耗能的生产工艺暴露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光催化固氮利用太阳......
稻田固氮对土壤维持肥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水稻种植与固氮菌及其活性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试验利用15N2直接标记法测定了下位砂姜......
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是自然界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分离自中国南方的水稻根际,在浸水条......
学位
本文对固氮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固氮酶铁钼辅基中配体高柠檬酸在固氮活性中的作用进行报道,对最近一些年来文献报道的高柠檬酸和高柠......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四碳二羧酸转移酶系由dctPQM基因编码.基因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dctP,dctQ和dctM紧密......
用Nitro苜蓿根瘤菌(Medicago sp.)诱导小麦结瘤并研究不同氮源对植株生长和结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NO3-和NH4+均能......
坚韧胶衣(Collema tenax)是干旱和半干旱草原中常见的一种固氮地衣,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的主要......
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CO2浓度,对盆栽大豆进行试验测定,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根系,重点是根瘤量和根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
通过树脂吸附、离子交换、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等分离、纯化方法,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2-16)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
对1年生桤木种源/家系苗期的根瘤固氮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桤木苗期的根瘤鲜质量、固氮活性、固氮量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都存......
对14株不同宿主来源的Frankia纯培养菌株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固氮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4株供试菌株都具有分枝菌丝、泡囊或孢囊等形态......
比较羊奶果根瘤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显微、亚显微结构和固氮、吸氢活性的差异,探讨了根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侵染方式......
用液体培养和平板培养分离收集固氮蓝藻,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它们的固氮活性.结果共分离鉴定了4属9种,说明延边地区水稻田分布着丰富的固......
通过5年的田间试验,对含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的重组大豆根瘤菌的施用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含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重组大豆根......
电子供体连二亚硫酸钠、甲基紫精及电子受体亚甲蓝均能强烈抑制棕色固氮菌表达固氮活性,并引起该菌的抗氨阻遏能力减弱.适当提高氧......
以1年生盆栽东魁杨梅Myricarubra‘Dongkui’嫁接苗为试材,研究硼对杨梅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施硼酸(HBO3)量分别为......
本研究利用CMC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从松嫩草地带有羊草凋落物的土壤中,筛选出48株能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进行良好生长的菌......
红萍、细绿萍的施肥技术,是当前稻田养萍及今后集约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以营养液养殖红萍、细绿萍,通常是在进行某些试验时采用;......
红萍、细绿萍的营养特性和施肥技术,是当前稻田养萍及今后集约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以营养液养殖红萍、细绿萍,一般是在进行某些......
研究了苯硫酚对棕色固氮菌固氮酶催化底物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固氮酶钼铁蛋白与苯硫酚的摩尔比为1:4时,固氮酶的......
在自然界广泛地存在着联合固氮作用及其相应的微生物,许多研究工作者正在对此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东北地区几种主要禾谷......
从毛竹根际分离到36株固氮菌,经初步镜检其中17株菌为芽孢杆菌,进一步鉴定确定其主要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本文主要就其中菌......
<正> 卡洲满江红,俗称卡洲萍,属满江红科,原产美洲,七十年代末引入我国,是一种既能水生又能湿生的蕨类植物。叶片内有固氮兰藻,能......
红桤木(Alnus rubra)为非豆科共生固氮速生、先锋树种,主要分布在北美太平洋西北部。该树种能改良土壤,是良好的伴生树种,具有很好......
<正> 作物收获后的秸秆残茬还入农田中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土壤生物学效应,若通过大豆的共生固氮作用,将还田秸秆的高能碳水化合物转......
在根际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固氮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植物有着直接的相互作用。植物可产生根分泌物,为联合(内生)的微生物提供丰富的......
全球CO2 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成为近代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豆科植物因其独特的固氮能力使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从光合生理......
<正> 自1978年非豆科根瘤内生菌首次分离成功以来,已用不同的方法从香蕨木、赤杨、胡颓子、沙棘、杨梅等属中分离出各种Frankia菌......
<正> 1978年,Callaham等人用酶解法首次从香蕨木中分离出Frankia sp.CpI1菌株,非豆科根瘤内生菌的分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成......
类产碱菌(A.faecalis)在 NH4+培养下能迅速增殖,世代时间为2—3小时,当 NH4+耗尽后,它能进行固氮生长,世代时间为12—13小时。在粪产......
根际是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活跃界面,本研究从海南文昌及广西北海采集了9份红树林植物老鼠簕根际土壤样品,从培养及非培养......
【目的】比较不同红树林地区的老鼠簕内生放线菌的地理分布,了解内生放线菌与其所处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从5个不同地点的红......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广泛分布的3类典型生物土壤结皮(藻类结皮、地衣结皮和藓类结皮)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环境下连续一年(2010年6月至......
科学工作者试图将固氮细菌接种于不结瘤植物根区以提高与植物的联合固氮活性及其产量。曾报道过大量关于固氮螺菌接种到田间种植......
碳代谢物抑制(CCR)是指当环境中存在多种碳源时,微生物优先利用优势碳源而抑制非优势碳源的利用从而达到最佳生长的现象。假单胞菌......
<正>氮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是植物的主要肥料。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增产粮食和开辟氮素肥源已成为当前世界的迫切需求。......
利用乙炔还原法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类型的生物结皮(藻结皮、地衣结皮、苔藓结皮)的固氮活性(nmolC2H4m-2h-1)进行了定量研究.......
<正> 固氮微生物自从1888年荷兰科学工作者贝其利克首先分离到第一个共生固氮菌即根瘤菌,至今已有96年的历史。这期间由于人们对固......
海洋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是海洋氮素循环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氮素供给和初级生产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海洋......
<正> 固氮微生物的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肥沃土壤和畜牧饲料来源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工业、环境保护、能源以及遗传工程等......
<正> 氮是植物生长和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元素。在地球上,氮约占大气的80%,但是由于氮在空气中是惰性的,以致大多数生物体都无法利用它......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以藻类、苔藓及地衣等先锋物种为主的生物结皮广泛发育,盖度可达70%左右,可能是该区土壤氮素的......
本文根据一种改进的塑料袋法设计了一种适合田间操作的测定器。测定器由一个塑料袋和一个金属圆筒组成。用塑料密封器将2个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