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律人格相关论文
本文从兼及国际组织法与条约法的角度,采用定义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例分析的方法,对国际组织缔约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
在承认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的问题上,区别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会导致对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排除,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摘 要:国际组织的法治化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约束力、确定性、和执行力。东盟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经历了从制度构想到机制确立的过程,......
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国际违法责任规则,在责任的构成要素、行为的归责问题、违背国际义务行为的发生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国际组织......
【摘要】行驶职能机构的国际组织身为国际法的主体,在国际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际立法和长期的实践显示了国际组织具备国际......
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国际活动越来越频繁,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它们至今仍不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不能直接承受国......
气候变化引发海平面上升,致使小岛屿国家的国土受到被淹没的威胁。尽管国际社会已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过种种努力,但小岛屿国......
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立法与实践都表明国际组织具有国际法律人格,尽管这种人格是派生......
长期以来,成员国应否对国际组织的不法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存在较大争议。这一问题不论从理论上押或实践上都涉及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
在国际法中,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这是与国际社会的结构嬗变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密......
随着国际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国际环境法的机制,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众说纷纭。"否定说"未能适当地界定国际法主体的构成要件,忽略了造法主体与权......
期刊
一般来说,如果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成员国不应对国际组织的债务承担责任。但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必须刺破"国际组织的面纱",......
近代中国学者对于国际法主体的探讨,始于对世界情势的全新认知,对中国国家地位的重新判定。一方面,这一认知意味着对中国人文传统......
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到《尼斯条约》,虽然欧洲联盟的法律人格从无到有,法律能力也不断增强,但历次条约并没有明确规定欧盟法律......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间多边关系发展的产物。广义的国际组织既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
《里斯本条约》第47条赋予欧盟法律人格,结束了欧盟从《马斯特里赫特》到《尼斯条约》以来"身份不明"的历史。自此,欧盟对外将"以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