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史相关论文
2019—2020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继承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锐意创新,在政治、民族、制度、社会阶层、宗教文化等......
日本的江南史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历史学曾经有过依据以“阶级斗争”等为代表的特定历......
1999年12月9日至19日,我应日本新 大学之邀,赴日讲学。讲学的主要内容是中日关系史,授课对象为博士研究生。赴日期间,除讲学外,我还在京都、新 ......
当代全球化运动肇始于19世纪甚至于更早的工业革命时期,而最早在理论上把握这一社会事实的伟大学者就是马克思。马克思的社会发展......
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将两者有机结合,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弘扬地域文化、培养爱国......
新中国60年来城乡关系经历了工业化初期典型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以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和城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
隋唐史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有数百篇,著作数十部,要对如此之多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非易事。本文主要......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关系、全球化......
<正>地域史研究的兴起无疑是新世纪以来党史国史研究领域较为引人注目的新动态。作为对于此前党史国史研究中某种宏大叙事模式的扬......
<正>自辽沈、淮海、平津以及渡江战役以来,尤其是伴随着"解放军进城",自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便有了"以城市为中心......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介入以及学界对地方基层档案的发掘和利用,中共地域史研究开始走出早期的根据地史研究视野,成......
<正>地域史(或区域史)(1)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已有30余年时间了,有关地域史学科性质的界定在史学界也早已争论过。现在的问题是,地域......
本文力主将地域史引入中共党史研究.并加强中共地域史的理论探索与学术实践。中共党史的地域史取向.既是社会和时代变迁的符码,也是党......
<正>地方党史在中共党史的学术脉络中存在的时间并不短,但传统的地方党史往往呈现为全国框架之下的地方注脚,缺乏对"地方性"的真正......
在全球化趋势下,高度发达的交通体系和快捷便利的信息交互让“世界无隔、往来自由”,人们的生活边界不断交融渗透,人类历史由闭合......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地方档案的中共地域史与基于外交档案的当代中国外交史逐步发展为党史学界的主导性研究形态,持续发掘和展......
浙江师范大学李勤璞教授研究亚洲腹地和东亚地域史多年,近又致力于清代与现代研究,他借助工具书可运用满蒙藏汉文多语种资料进行研......
辽宁作家素素创作的散文集《旅顺口往事》是一部用散文体书写并极富地域性的地域史。作家以旅顺口为轴心场域对东北厚重历史进行了......
<正>1988年12月2日,笔者离开上海,重新回到家乡,回到农民们的日常生活中~①。此后,笔者以浙北地区农村为研究基地,作了大量可以被......
<正>近年来,一种基于地方档案史料的地域化研究成为党史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成绩斐然。但与此同时,大量重复性、同质性乃至......
1990年代以来,日本学界在明治维新史研究方面呈现了一些新的动向。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先前较少被关注的政治势力开始进入研究视野,......
作为关中文化开头的两大篇章,“周”与“秦”已经转化为关中隐型文化中的互补结构,其“抑商”本色在“汉唐文化”中也表现得十分鲜明......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东洋史”为历史学三分体系(本国史—东洋史—西洋史)之一,是为其皇国史观之延伸。20世纪前半期中国和韩国沿用了......
自步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地方档案史料的个案史学研究(亦称地域史研究)成为党史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成长点,对于重塑党史研究的......
自步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地方档案史料的个案史学研究(亦称“地域史研究”)开始在党史国史研究领域广泛兴起,成为党史国史研究领域里一个......
孝文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孝文化的起源、内涵、历史流变、地位及现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