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潮相关论文
“三语掾” “将无同”这三个字,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学术思想最活跃的魏晋时期,约为公元220年至420年。当时流行的学术思潮是玄学。......
徐铉本《说文解字》和徐锴《说文繋传》中都曾援引李阳冰刊改《说文解字》的观点。前贤时或论及二者差别,但并未全面分析二者援引......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当代道德文明建设的源头活水。然而,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学校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至......
正史艺文志是了解一代文献典籍的重要资料,创始于东汉班固据刘歆《七略》而编撰的《汉书·艺文志》,这部史志目录基本上保留了《七......
社会历史研究法是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对文学活动进行评论的研究方法,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南北朝时期著名理论家刘勰在......
作为留都所在地,明代应天府因其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及众多讲学者在明代思想学术界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应天府的讲学在整个明代的讲学活......
《无邪堂答问》是清代学者朱一新的一部语录体笔记,是作者在广雅书院任教期间回答学生问题的记录。该书内容广泛,思想丰富,但由于......
明朝中期,为了打破思想界、学术界独尊朱学所造成的僵化局面,促进理学的新发展,程敏政编纂有《道一编》。在书中,程敏政提出“朱陆......
作为融合了中国与欧美两种复杂知识传统的特殊体系,欧美中国艺术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新的发展,并深刻地受到自60年代起流行于欧......
我是1985年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高考状元的成绩,进入建筑系五年制德语班的(当时同济的建筑系分为四年制英语班和五年制德语班......
自“新子学”这一概念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以为,“新子学”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或是一种学术观点,而应当是当代中国一种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一个科学的体系?如果应该有,这个体系的建构原则有哪些?这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哪些组成部分?等等,......
心理治疗可定义为任何一种劝说或谈话方法,目的在于帮助病人.虽然有数百种治疗技术和学术思潮,多数心理治疗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应运而生的生态主义思潮以及全新的生态观,为每一位“生态人”提出了挑战,......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是一种着眼于宗主......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以市场为纽带的生产联系、产品交换日益加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出任何个人、家庭和个体生产单位的......
一个时代的学术思潮对当时的文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明代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对明词创作的影响亦可谓重大。明代前期词坛在程朱......
后殖民主义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
20世纪的帷幕已徐徐落下 ,社会学在中国已经悄然走过了百年的坎坷历程。在此期间 ,各种学术思潮、学术观点、学术流派蜂涌迭出 ,百......
回溯三十年前的台湾,除了驻有近百家书店的重庆南路,台湾大学正门前的新生南一块圣地。戒严时期,那些留在大陆或者“投共”的学者都被......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还是一门科学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的学术思想、研究范式、学术思潮,在我国学术......
《论语》“去情境化”的记录方式、“断定性”的文风所形成文本空白,激发了阐释者的阅读想象和求证冲动,为意义生成埋下伏笔。诠释......
如今在学术界形成了一种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看法,即社会工作来自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在我国是一种嵌入性的发展。近年来,这种......
一、传统国家治理模式 以国家治理模式重构作为研究框架对中国进行制度转型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转型的整体性路径......
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明清之际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转型期,又是一个极为辉煌的时代。一方面,各种学术思潮在转换对接中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
梁启超研究清代学术史,注重揭示各种学术思潮和学派兴衰的内在因果关系;治学主张中西文化结合,并且对清代学者治学精神与方法进行......
学术史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北京学者提出的,这里有两个特殊的背景。第一,80年代以来,重思想重文化重观点的学术思潮盛行十年之......
明初理学是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宋元,下启明清,在和会朱陆学术思潮和儒佛道三教思想进一步融通大势的影响下,既接续......
后现代主义是当前最具影响力和震撼性的学术思潮,它的出现几乎席卷和影响了人类理性的每一处思维领域。就其理论特征来说,主要表现在......
陈维昭在《南开学报》2015年第1期撰文指出,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以来,《红楼梦》走过了260年的历史。这260年间的学术思潮和意识......
“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字在孔子以前已然产生,但被孔子赋予新的内涵,引仁入礼,实质上等同于孔子重新创造了一个哲学语词。......
<正>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学术思潮产生于本世纪的二十年代(从1923年卢卡奇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开始),经过半个世......
在西方学术思潮和本土文化语境的综合作用下,日本近代的《论语》研究者通过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参与近代文化的构建。文章以学术文化思......
《论语》意义生成与阐释范式的流变密切相关。学术思潮的更迭,形成不同的理论眼光,阐释范式也随之变迁。由古文经学之考据训诂到玄学......
明末清初,因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士人的危机感顿然加剧,社会上逐渐形成以经世致用和博古通今为主的学术思潮,这两种思想深刻影响着......
日本沈从文研究自1926年以来,在近80年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从“疏离”到“回归”的变迁。在这近80年当中,日本的沈从文研究可以分为四......
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开派大师,其创作手法代代承传,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高不可撼.形成屈原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原因是多......
《孟子》的经典地位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经意义阐释方可获得。在不同理论视阈下,《孟子》的主要命题被不断拓展、深化和转化。《孟子》......
两宋馆阁校勘史书有21次,使宋代史书校勘在计划性等八个方面显示出特色来;宋代史书校勘在我国校勘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宋代学术思潮与史......
一、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环境与学术生态王永健(以下简称王):靳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此机会对您进行专访。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艺术人类......
当我们认真思考90年代中国文论界的学术走向时,发现有一种所谓"现代性"反思的研究非常突出.这一研究的中心点是对现代性理论的批判......
在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学术和文学理论处于全面、激烈而又彻底的变革中,纵观上世纪中国学术思潮的主流,胡云......
寓言是《庄子》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论说方式。庄子喜用寓言的原因有三:其一,与当时诸子著书立说善用寓言这一流行的学术思潮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