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史相关论文
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欧洲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围绕概念史与比较文学中......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重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陈独秀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进行纠正......
“检察权”是我国《宪法》上一项由检察机关独立行使的国家权力。从概念流变来看,清末变法构建了现代“检察权”概念中的职权维度,在......
受实用理性影响,有关翻译策略的争论一直是中国翻译理论话语的核心。本文从概念史视角梳理了中国翻译策略话语的历时演变,包括佛经翻......
民族艺术,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或出于对旧概念蕴含的偏见、不准确性的不满,或出于研究新兴艺术现象的需要,国外学术界试......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文化复兴和文化自觉的总体背景下,“茶艺”概念最早由中国台湾省著名的民俗学家娄子匡等学者提出。茶艺概念意......
“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对马克思主义“矛盾”概念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英语"contemporary art"与中文"当代艺术"概念在发展阶段、语境和内涵上既紧密相连、不可孤立看待,又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尤其......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当前教育研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但对其概念的理解却千差万别。这种理解上的不同不仅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而且......
“新闻出版”一词最早的意涵为“新闻纸出版”,而并列2+2式四字词“新闻出版”的生成,是“新闻”与“出版”两个概念在近代中国合流......
梳理一位作家外来的某个或某些概念的使用类型、接受情况,及其所折射出的作家思想指向、文化态度、生命体验与社会氛围是作家概念史......
法语中用Lumières专门指称“启蒙运动”或“启蒙时代”的做法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这以前,法国学界一般用“哲学时代”“理性时代......
中国的宪制发端于近代,以1840年为关键时点。这种宪制话语由人民、民主、民权、共和、国体等一系列概念组成,探究这些概念本身的发端......
随着以nature为对象的西方近代科学传播,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最早用“自然的”翻译形容词natural,中日汉字圈内先后用“天”......
拉丁词revolutio在14世纪进入英语,演化出revolution词形,经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语义涵化,词义在包容暴力的同时变身为完全......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成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原著概念在中国语境中达到语言结构与语义规定的统一,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外关系上提出了许多政策,成为不同历史时期内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指南。这些政策形成的一些概念既是......
“大概念”为中国现代史研究与教学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探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的认知功能,着力挖掘“社会主义......
作为研究方法的佛教观念史,缘起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启迪;但它何以能兼顾学术传统与佛教特殊性、又为什么在佛教研究领域优于与它极其......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新的传播样态,过往的传播研究程式亟待调适。本文采用概念史的取径,探讨赛博格概念进入传播研究前后,在何种程度......
目前学界对于“主旋律”概念的认识多有舛误,有必要进行概念史层面的考察.1987-1990年是“主旋律”概念的诞生及合法化时期.“突出......
日本对亚细亚的认识可追溯至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在江户时期的流布。但在日语语境中,将亚细亚的(アジア的)作为形容词来描述一......
概念是理论的基石,对独特性和历史性极突出的传统针灸来说,概念史研究是理解与认识其理论的依据,也是传承与发展的根柢。传统针灸......
现代历史学家创新的发展出一系列史学范式,其中,“概念史”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该范式基于当时历史学研究出现的“语言学转向......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科学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实现范式转化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途径之一.把概念史的理论与方......
李小龙功夫片将粤语“功夫”翻译为“Kung Fu”而响彻全球,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使“功夫”变成了全球热词和武术的代名词。虽然......
20世纪初,转译自日本的“共产党”一词进入中国话语体系。但起初“共产党”一词在中国鲜为人知,普罗大众不知何为“共产党”,何为......
党性概念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史上一个重要概念,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也是党自身建设实践的结果。党性概念的......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承载着对青少年这一群体如何进行犯罪治理的概念,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概念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在青少年犯罪概念诞生前......
在概念史视域中,词语与社会、政治因素具有动态互动关系.在近现代汉语新词语、新概念的引入过程中,“社会”和“社会主义”概念意......
“素养”概念在进入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之前已历经较长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积累了丰富的意涵和思想.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考......
现代化既是一个由诸多历史事件所构成的重大历史进程,也是一个超越时空且具有极强“语义承载能力”的独特概念.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为了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中国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过程伴随着其概念的泛化,......
本文运用概念史研究的路径,从语言、概念和社会的维度出发,对近代中国“资本家”概念的起源和早期演变进行了考察,并揭示了这一概念的......
本文以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教化(Bildung)与理解(Verstehen)两词的关系为引线展开研究。作为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中的两块理论基石,教......
本文研究的是西方实践哲学历史上一个重要概念——实践智慧的发展历程。(“实践智慧”在希腊语中为Phronesis,在拉丁语为Prudentia......
概念史注重对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概念和基本概念的研究。从概念史的角度探索国人对异域文明的认识,经历了汉唐时期的“西域”、宋元......
本文通过剑桥学派的学术范式,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的重新解读,透视俄国19世纪下半叶的民粹运动以及其后的大革命。本文......
古代和近代中西文献及现代国际贸易文本话语分析法发现,多语语境下“资本”最初的意思是“head”,后来延伸为“wealth”“money”......
德国史学家莱因哈特·科泽勒克在其第一部著作《危机与批判》中已经开始了概念史的实践.他的个人经历及其在海德堡接受的教育,一定......
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现实性很强而又敏感的理论课题。马克思被普遍认为是在意识形态概念史上提供了最丰富理论成果的作家[1],但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