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速度结构相关论文
利用巧家流动台阵2012—2017年期间记录到的近震P波和S波到时数据,采用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小江断裂带北段及鲁甸地......
利用区域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基于2008年10月—2018年6月近震资料,对晋冀豫交界地区记录到的地震事件进行震源位置与P波、S波三维速......
通过系统考虑发震断层(震源)、三维地壳分层速度结构(传播途径、介质)和局部场地条件(覆盖层、地表起伏)的影响,用基于格林函数的......
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的滇西南地区是中国地质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该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深部物理场特征研究是重......
论文选取了四川地区及其邻区,纬度范围从25° N到34° N,经度范围从98°E到108° E之间,总共49个台站记录的162个远震事件来进行研......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了Ms6.0地震(28.34°N,104.90°E),四川盆地内部及边缘地带的深部孕震环境......
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及近海区域深部地壳结构,广东省地震局联合多家单位于2015年在珠江口区域实施了大规模三维人工地震测深实验.本文......
利用距离2013年岷县漳县地震最近的固定台站岷县台2008-2009年的远震接收函数,确定了该地震震源区及临近区域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
Study on the 3-D Velocity Structure around the Focal Region of the Anqing Earthquake in January 2011
The Anqing Ms4. 8 earthquake occurred on January 19, 2011, with the epicenter lying in the foreland deformation belt alo......
祁连山主动源激发系统位于祁连山腹地,距张掖市以南约50 km的黑河二级电站上,激发点水深为55 m左右,水面宽约200 m,该水库在祁连山......
在安徽大别山 (东大别 )进行的深地震宽角反射 折射探测获得 6条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剖面 .结果显示 ,东大别造山带地壳为一高速穹隆......
利用收集到的瑞利面波频散数据和区域地震台网震相数据,分别采用面波层析成像和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长三角地区地下速度异......
深地震测深是探测壳幔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探讨岩石圈变形和演化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青藏高原隆升、克拉通裂解等大陆动力学研......
对小金6.6级等8个地震记录的震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P、P^*、Pn的到时,按双层地壳模型,研究了该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得到与前人大体一致的结果。......
关中及陕南地区为我国东西和南北巨型构造的交汇地带,是连接青藏块体和华北、华南地块的过渡区,也是多构造应力场的调整区,深入研究其......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主要是沂沭断裂带,该段自东向西分布着5条断裂。该段及邻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中朝断块、扬子断块和秦岭一大......
为了研究某些震源区的细结构,可以在震源区周围布设几千米点距的密集临时地震台网,记录近场微震资料。近场资料的特点是震源—接收台......
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不同,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块至今仍保留着古老克拉通的特性,但鄂尔多斯周缘断裂活动......
南海北部边缘是南海唯一的拉张边缘,与南海扩张形成有相同的力学背景,其中记录了许多南海扩张和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因此,南海北部......
利用安徽数字地震台网2009~2012年记录的421条高质量近震纵波数据,建立层状介质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对安徽中部地区(30.5~33.2°N,116~1......
198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海域进行了二十多个站位的遥测浮标折射地震测量,1991年又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OBS测量.本文在......
大别造山带是全球最大的碰撞造山带之一,三叠纪时期,扬子板块深俯冲至地幔的200km处,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白垩纪早期,该造山带......
利用上海地震台阵16个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线性反演方法,对台阵下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域内地壳厚度......
为了深入研究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结构及空间展布特征 ,进一步揭示该超高压变质形成的动力学过程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场......
为研究青藏高原块体和鄂尔多斯地块间的相互作用和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布设了1000km长的玛沁-兰州-靖边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剖面.......
运用距离乳山震群最近的乳山台2011—2014年远震波形资料,计算接收函数,确定震群震源区及邻近区域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显示:......
收集2009年以来上海地区近震事件,并重新进行震相拾取。通过走时曲线、时频分析等识别震相的辅助手段,确认震相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
利用海原弧形构造区及周围区域地震台网1970—2015年期间记录的天然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构造区地壳三维速度......
收集和拾取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680个流动地震台站和中国地震台网217个固定台站所记录的地震事件的......
利用云南和中国地震台网30个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扫描法和线性反演方法对云南及其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得......
本文利用菏泽~长治剖面东段和襄城~章丘剖面中段深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二维计算与分析解释。结果显示菏泽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在横向上、纵......
本文首先回顾了地震层析成像和地球物理反演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全局优化算法和局部线性化反演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将两类方法相结合......
南黄海位于下扬子地区,邻近苏鲁造山带,为发育在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之上,经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强烈改造的叠合盆地,地质构造十分复......
学位
利用距离2013年岷县漳县地震最近的固定台站岷县台2008-2009年的远震接收函数,确定了该地震震源区及临近区域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
使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南北地震带南段布设的密集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绝对定位方法对滇西地区的1 593个地震进行......
本文联合使用云南、四川和贵州地震台网的85个地震台站在2008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记录的49130个地震、317366个初至Pg震相绝对到......
利用地震波到时和体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云南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根据不同深度的速度异常分析了主要断裂和区域动力作用的深部效应......
为了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成矿的深部动力学过程,Sinoprobe-03-02项目于2011年9月至10月,在跨宁芜矿集区和郯庐断裂带实施了从......
本文首先回顾了深地震测深(DSS)方法的发展。在分析深地震测深剖面层析成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走时、振幅和重力数据,通过......
为配合调查热液活动,揭示喷口及周边地壳结构,解释其构造成因,以及直接测量出轴部隆起区地壳的厚度,对板块构造和地幔柱理论作进一......
胶东半岛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沿海地区,北东向断裂带异常发育,该区不仅是华北震区中、强地震活动的频发区,又是中-新生代地壳构造活......
青藏高原南部地壳平均速度偏低和壳内广泛存在低速层是地壳物质组成、岩石物性状态和温度压力等综合因素在岩石弹性性质上的表现......
本文利用云南及周边区域地震台网2010-2016年记录到的近震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进行地震重定位并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