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大字相关论文
契丹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于10世纪初契丹人为记录其语言而创制的文字。迄今发现的契丹大字碑刻文献共有20件,字数约有3.5万字。......
摘 要:女真文字伴随着女真族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创制到兴盛,再到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通过研究女真文的兴衰,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加深入......
本文梳理了迄今已知的契丹语"卯兔"的六种不同文字载体形式,包括两种汉字记音、三种契丹大字形式和一种契丹小字形式。通过对契丹文......
汉字原来是书写汉语的文字,传播到邻国和国内少数民族,成为书写许多种非汉语的文字,形成一个汉字大家庭。他们学习汉字、借用汉字、仿......
<正>辽祖陵是指创建辽国(又称"大契丹国")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陵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建于辽天显......
一、序说 1993年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的朝克图山之阳发掘耶律羽之家族墓时,在耶律羽之家族墓......
<正>辽陵及奉陵邑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境内,包括祖陵及祖州城、庆陵及庆州城,为辽代帝陵。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1980年7月,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在文物普查中征集到1件两面铸有文字的铜牌(图一,1、2)。据调查,铜牌发现于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车站附近的......
传世的辽代契丹大字钱犹如凤毛麟角,极为罕见。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近年先后出土2枚,现简介如下: 一、银质大钱钱体厚重。锈迹斑斓。......
<正>辽是以契丹贵族为统治主体建立的封建政权,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辽太宗耶律德光取得燕云十六州之后,其版图扩大为"......
【正】 1984年9月初,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在本盟察哈尔右前旗礼拜寺乡北面的阿布洞山的山顶上发现立着一座辽代的碑......
契丹大字《留隐太师墓志铭》是一件尚未公开发表的新资料,阴刻契丹大字25行,共约995字,字迹清晰,志文内容保存较好。本墓志中出现......
<正>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北方民族——契丹族,借助仿照汉字的结构和体势创造的。距今一千多年前,公......
2005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得到一张辽代契丹大字墓碑照片。2006年7月6日,该博物馆征得了其原碑一通。据有关报道,此......
契丹大字的重大发现齐晓光继199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契丹皇族耶律羽之墓发掘之后,又于翌年七月在耶律羽之家族墓地东侧约四里的......
<正> 今天,我从一般文字学的角度,就契丹文字的性质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在读解契丹文字的工作中,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
<正> 随着契丹文石刻的不断出土,各方面也表现了对契丹文字的关心。关于契丹文字历史的研究和对契丹文字的辨认解读,会加深我们对......
<正>辽上京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其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博物馆外形以著名的辽祖州石室为原形,正厅8根汉白玉柱代表......
人们常常参照汉字和女真字的字形和字音来推导契丹大字的字义。作者认为推导字形应以当时通行的俗体汉字为基础,推导字音应区分契丹......
<正> 一、绪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劳动,生息,互相交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给我们......
<正> 1930年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辽道宗永福陵出土的契丹小字《辽道宗皇帝哀册》,册盖刻篆书契丹小字原字6行,每行6......
论辽朝的教育与科举黄凤岐一、教育概况辽朝教育有个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辽朝早期教育时期,即辽太祖、大宗时......
...
<正> 东胡—鲜卑—契丹。这就是我国古代契丹族历史发展的简单线索。唐代末年,中原纷乱,藩镇割据,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也乘机统一......
本文考释契丹大字《多罗里本郎君墓志铭》涉及的多罗里本的生、卒年及家人情况,构拟了两个契丹大字的音值。......
期刊
契丹大字《孟父房耶律统军使墓志》(残石)为一份尚未公开发表的新资料,该墓志残石拓片现存共计约735字。笔者根据志文拓片和相关照......
<正>辽《驸马萧公平原公主墓志》全称为《故威武军节度使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尉兼侍中驸马都尉萧公平原公主墓志铭》(以下简称《主......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建国,并且创制了契丹文字。契丹文字有大字和小字之分:辽神......
<正>耶律祺家族墓地座落于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朝克图山东部,西距耶律羽之家族墓地约2公里。1993年7月,在对耶律羽之墓地发掘期......
期刊
本文对1990年丰宁县大阁镇出土的契丹大字陶壶铭文作了补释。释读了,认为是契丹大字,可释为人名"留温"或"留恩",意思为"撰"。......
<正>1994年6月在黑龙江省宾县光恩乡马鞍山大桥出土了一枚契丹大字铜印。铜印现存宾县文物管理所。宾县文物管理所的李伯权先生当......
<正>契丹民族建立的辽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长达200多年。在此过程中,契丹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并吸取中原汉民族文化的精华,创建了有一......
期刊
<正> 契丹大字的创制,文献的记载是比较清楚的,“汉人教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新五代史·四夷传附录第一》)。又,《辽......
<正> 粉碎了“四人帮”,学术空气空前活跃,民族古文字的研究也获得了新生。近两、三年来,历史、语言、民族、考古等专业工作者和业......
<正> 一、引言史载契丹文字有大小两种:契丹大字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突吕不、耶律鲁不古二人主其事;契丹小字可能创......
<正>【一】北京农光里是社科院老一辈学者集中的宿舍区,刘凤翥的家就在这里。他的家不算大,却是全世界收藏契丹文字最多、最全的地......
<正> 契丹字是我国辽代为记录契丹语创制的文字,有大字和小字两种,前者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后者制字年代略晚于契丹......
<正> 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从出现之日起便打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随着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文字的文化内......
<正> 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大約发明于唐太宗贞观年间(約公元636年左右),此欧洲开始用雕版印刷圣象和紙牌約早七百多年。唐末、五代时......
<正> 辉煌的契丹文化(二)文字是记录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契丹建国后就制定了本民族的文字——契丹大字。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曾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