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丛书相关论文
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
1934年春季间 ,萧军开始写作《八月的乡村》 ,到当年初冬——— 1 934年 1 0月 2 2日初稿完成 ,共 1 4章。 1 935年 8月① ,此书列......
1934年,萧军、萧红从东北沦陷区来到上海,带着《八月的乡村》、《生死场》这两本描写东北人民抗日的书稿。鲁迅先生冒着生命危险,......
<正> 《生死场》是肖红的代表作,它的出版经历了许多周折。原来鲁迅和作者打算将其由生活书店公开出版,因国民党当局的宣传机关的......
青年是革命的后骥,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对于这一点,鲁迅从青年时期刚刚接受朴素的进化论观点时就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了。所以,在他一生的......
【正】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现代文学园地里伴随着伟大的人民抗日......
“奴隶丛书”三著作《丰收》、《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中刻画了一组女性“奴隶”群像。这些女性“奴隶”形象具有时代的共性,......
通过分析《奴隶丛书》出版这一文学现象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探讨以阶级叙事为基础的左翼文学出现的历史必然性;从叶紫和萧红、萧......
<正>九月二十六日星期四接到罗烽信:1.我的行李已有着落不能运到。2.他续写《满洲的囚徒》,朗写《狱外记》预备算为"奴隶丛书"。3.......
叶紫、萧军、萧红是当时社会的三个"小奴隶",他们在30年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学背景下,深感环境对进步文学青年的压迫,在鲁迅的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