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诗学相关论文
童庆炳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新时期中国文艺学建设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成果鲜明地展现出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发展......
中华“文——明”观念本身,就可以成立一种诗学本体论与整全性的诗学理论形态,它比之西方近代以来的美学与审美诗学,更能契合中国......
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两大基本研究路径:一者可以称为"审美诗学",一者可以称为"文化诗学"。前者以个体性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旨......
明代的格调派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 :初期推尊盛唐的高华 ,中期追步汉魏的高古 ,晚期融会诸说 ,作适当修正。以本色为依据的格调说属......
屈原的诗学理论是“发愤以抒情”,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诗学”;苏轼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诗是穷人物”的命题。苏轼的这一思想从......
"文化诗学"与"审美诗学"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正是对后者的反拨。如果说审美诗学是"现代性"语境的研究......
<正>2016年度文艺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古代文论、新媒介与网络文学研究、美学研究和西方文论等方面,做了许多......
奥斯维辛之后:审美与入诗──中西审美诗学批判余虹“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①阿多诺这一断言被广泛运用,“诗”其如纳......
从"审美特征论"的构想起,"审美性"便成了童庆炳思考文学艺术的理论基点和特色,并由此增生出了一系列的学术命题,构筑起了宏大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