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文学相关论文
从《我们播种爱情》《西线轶事》《底色》到《牵风记》,在徐怀中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话题"始终伴随着其创作的全过程,战争......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他尤以其作品中的黑色幽默、科幻元素和拼贴等特殊叙事手法而闻名。在他的十四部长......
《红色英勇勋章》和《丧钟为谁而鸣》分别以美国南北战争和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为背景,刻画了战争造成的伤亡、疾病、......
该报告主要研究战争文学翻译中如何处理敏感问题。译者选取了《披上战袍》的第五至第十四部分。本书的作者是一名亲赴朝鲜战争的英......
自1938年归国至1949年,钱锺书与外在环境的身心接触和忧患感发绝非通常人们所想象得那么隔阂。在寻求如何表现这十年多来切中时代......
2017年是《资本论》出版一百五十周年,而2018年是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日本重复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资本积累,文学用其独特的方......
生于1956年的邓一光是当代战争文学的代表作家。 自述为“读了5年小学,4年中学,除去‘文革’学工学农学军,正经读了7年书,高中毕业......
摘要: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俄罗斯的“文学年”。由苏联战争文学改编的电影,其经典台词蕴含了丰富的俄罗斯传统文......
作为一名卓越的作家和一位不知疲倦的战士,亨利·巴比塞一生都在为和平而战。他反对战争,捍卫真相,为被遗忘的少数人说话。除了作......
该报告主要研究战争文学翻译中如何处理敏感问题。译者选取了《披上战袍》的第五至第十四部分。本书的作者是一名亲赴朝鲜战争的英......
苏联的战争文学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灿烂的一页,创作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女性形象。将苏联的战争文学根据创作的方法和侧重点,分为三个......
2015年的日本文坛可谓丰富多彩:日本战败70周年之际,经历过战争的老一辈战争文学作家大多已经离世,未经历战争的新生代作家创作了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75年来,局部战争成为世界战争的主要形态,这一战争形态在技术进步和核威慑的力量之下发生了惊人的嬗变,随之而......
摘 要:《不毛之地》是日本社会派作家山崎丰子所撰写的“战争三部曲”之一,有别于其他日本战争文学作品的是,《不毛之地》不拘泥于表......
《水滴》是冲绳作家目取真俊以1945年冲绳战经历者的记忆为主题创作的小说,是第177届芥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本文从“战争记忆如何经......
回溯中国当代战争文学,以现实人物、历史本相和生活形态为内核的战争文学叙事,在特定时期谱写了中国当代战争文学辉煌灿烂的篇章,......
本文选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海明威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战争前后海明威思想变化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从而深入探讨战争......
井伏鳟二(1898-1993)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负盛名的作家。在其漫长的文学生涯中,战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是二战中的征用经......
战争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同的文化对战争理解也不相同。不同的文化对不同的战争甚至对统一战争的理解也相差很大。这......
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它们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比较来说,战争对人类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中外许多作家就将眼光投向战争文......
战争是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特别在当代文学中,战争文学占据着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战争文学虽然把战争作为自己的传达对象,但是,它毕竟......
战争文学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内容。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现在,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创作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文学在五六十年代迅......
摘 要:战争与和平时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两大主題。作为人类,我们喜欢和平的目标近乎一致——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生活。但是对待战......
我们今日所言之中国抗战文学。,基本上都属于战争文学。但战争文学也并非全是悲壮场面的展示及英雄主义的歌颂,其中也不乏充盈着浪漫......
内容摘要:“文学即人学”,战争文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描写战争来阐释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美国近代战争文学的反战主义主要是......
自然主义战争文学杰作《红色英勇勋章》回避对道德与正义直接讨论以唤起读者对道德危机的关注.道义的隐身实是对道义的强调,呼吁人......
不少论者都将孙犁的《荷花淀》与茹志鹃的《百合花》这两篇名作做比较,认为两者都是"诗化小说"。本文从"诗化小说"的基本内涵和现......
大冈升平从战争受害者的立场出发,在其战争文学作品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及其对人性的扭曲,塑造了厌战的日军形象,抨击了日本战后的......
逻辑预设、理论工具和认识装置之趋同,使得近年来中国的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同温层效应”。为使该领域研究能在更......
如果说王鼎钧的《碎琉璃》是“观剑画兰”精美之作,那么,由三十多篇散文合成的《左心房漩涡》就是一曲雄壮的交响乐。作家透过种种触......
战争是人类私有制产生以来因为利益纠纷而存在的一种现象,战争文学是以战争为背景反思战争的重要工具。《已卯年的雨雪》是熊育群14......
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9届年会暨“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0—23日在湖南怀化召开。会议由中国新文学学会、......
在战争中个人要承受生命中怎样无法言说的沉重,作家邓一光通过他的中篇小说《远离稼穑》进行有益的探索,刻画“我的四爷”这样一个......
【正】 《山西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刊载了戴屏志、张志忠的论文《论〈一个人的遭遇〉的成败得失》,把这部作品放在苏联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灾难事件之一,常常被用作建构国家认同的材料。在中国,无论在“抗战”时期,还是在建国以后,抗......
战争文学蕴含丰富优质的思政资源,是拓展当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和途径。它对客观世界与主观自我的独特感知有助于军......
【正】 二十世纪文学的得失,这几年在俄罗斯讨论得很热烈。争论的问题颇多,不少暂时还不能论定而只好存疑。但是百年的大势可说基......
菲尔·克雷处女作《重新派遣》是一部由12篇短篇故事组成的叙述集。它通过不同的叙述者身份切入士兵内心世界,再现身处伊拉克......
作为何顿“抗战三部曲”收官之作的《黄埔四期》,在叙事主题上与《湖南骡子》《来生再见》一脉相承,其不醉心于英雄传奇,而是突出......
中国十七年时期,刘真、路翎、王愿坚、赵寻等人独辟蹊径,勇敢地创作了一批反思战争创伤的作品。他们惋惜战争中逝去的生命,揭示战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