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诗学相关论文
歌德首倡的“世界文学”已成为现实,“世界文学”必会产生“世界文论”,因此出现了“世界诗学”和“全球美学”的提法。但迄今为止,......
叶维廉后期由比较诗学进入传释学领域进而关注到翻译问题,其翻译实践与诗学思想交互生发,形成独特的诗学景观。本文从叶维廉古诗英......
作为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和诗学研究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通过对文学流派、文学题材......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胸怀和态度,在向外输出时仍面临阐释和翻译的问题。“Negative Capability”作为济慈的重要文论,在......
研究比较文学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比较的基础是什么。19世纪的比较文学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用实证方法研究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联和影......
作为中国本土诗学思想的结晶,中国古典文论拥有自己独立完整的诗学话语体系,其对外翻译与传播是建构中国文论国际话语体系的关键。......
期刊
摘 要: 作为一种西方现代主义美学思潮,德国表现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基本特征为表现人之心灵、情感和主观内在的精神,强调“表现”而......
《诗经》讽寓论争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各界学者在回应《诗经》讽寓问题时采取的不同方法,体现了中......
张隆溪是当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也是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其研究范围包括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
由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手主办,《求是学刊》杂志社等协办的“外国文论的当代形态:......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一般项目:“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GY2016B10)阶段性成果。 摘 要:郭沫若与惠......
在比较诗学领域中 ,对中国文论的异质性 ,即不同于西方文论那种以逻各斯中心主义、本质主义、重认知轻体验 (直到近代以前 )、一元......
一跨文化比较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距今170年前,歌德(Goethe.Johann Wolfang von:1749-1832)即在评论剧《塔所》的法文改编本时,提出......
你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72变和大闹天宫的情节是怎么来的吗?观音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现在的形象的?中国画与中国诗又有何共通之处......
作为现代学术制度产物的文学研究,虽然是催生现代中国生成的重要力量之一,但因为始终缺乏建构有中国主体性的文学史及其知识,从而......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的联系大致是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各种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中有意识地运用和发展有关的文学理论,一是将比较方法直......
编者按 :本专栏这一期我们向大家推荐三篇文章 :第一篇是“关于文艺学与比较诗学的对话” ,对话者是本刊主编谢天振教授和著名西方......
本刊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所创办的大型学术丛刊,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
这第三届论坛的主题是关于博士生的培养 ,按说我并没有什么资格来谈论这一话题。虽然说这些年来我也参加过不少博士论文的开题、预......
东坡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前赤壁赋》中对世间万物曾提出过一个相当辩证的观点。他说:“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
萨义德在《东方学》里认为西方与东方是一种权力支配关系,东方是沉默的,它没有自我阐释权,没有主体意识,不能表达自己,必须借助西......
本文从学术活动、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比较诗学、国际中国人文......
2015年12月25-27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大学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与国际比较文学新格局”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比较诗学发展如火如荼,比较诗学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我们可以发现,相比较西方比较诗学,中国比较诗学发展缓慢,众......
文化话语和中国文学的世界性是中国比较文学,特别是比较诗学目前密切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古典文学《白蛇传》的当代书写中,大陆作家......
摘 要: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曾评论王国维拥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意志。“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一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1]......
郑芝溶是韩国文学史上继金素月之后将韩国诗歌推向第二个高峰,被誉为真正开启韩国现代主义的诗人。他的诗歌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和心......
自然观,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模子的鲜明特点,在叶维廉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他把自然观扩大到了与诗歌的观物感物方式、审美态度和表达方......
本文进行的是以比较诗学和文学主题学为进路、以比较宗教学和比较哲学为视角的人类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的研究。以比较诗学和文学主......
在对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诗学和俄国诗学有着极为相似的人文命题:中国诗学中强调以厚生爱民、忧世经国为基础的......
随着21世纪全球一体化概念的明晰,人类生存的共同背景开始浮出水面,由是,文明的传播与完善总是具有相同的使命和意义,这正是比较诗......
摘要:中西方比较诗学存在的对话危机主要包含:第一,将“对话”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认为对话就是理解与沟通;第二,从实践方面来讲,主要采用......
诗学是得到亚里士多德权威支持的术语 ,以《诗学》为题保存下来的著作 ,通过所有种类的作品指导着学生和现代读者 ,这些种类的分类......
内容摘要:从总体上来看,表现主义和中国古代诗学对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都十分重视,将文学艺术视为改造社会的武器,但二者不同的是表现主......
内容摘要:西方表现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将直觉视为艺术表现的中心,是他们面对那个使他们憎恶的社会和习见的生活现象......
内容摘要: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一书中用很大的篇幅深入讨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理论,而从二十世纪初肇始于德国的西方表现主......
中英文诗歌互译及创作并非一件易事。若要将诗歌写好、译好,不仅需要译者、诗人自身具备纯熟的文学功底,还对译者、诗人的文化底蕴......
在正视当今语境中“文类”完整性界定的前提下,对不同文化诗学研究将走向“比较式的”和“跨文化的”流变趋势作一理论梳理,对诗学......
“世界文学”在西方的实践表明,它实际上排除了现代时期以前的写作文本以及英语之外的写作文本。思考世界文学时,秉持一种“道德的以......
比较诗学最终追寻的目标是一般诗学.“一般诗学”并不意味着将要取代、消灭各文明文化的传统诗学.实际上,“超越”了各文明文化的......
厄尔·迈纳率先开展了比较诗学的研究 ,他的《比较诗学》是世界“比较诗学”研究的第一个成果。他从文类展开比较 ,进而提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