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石窟相关论文
石窟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作为石窟艺术主体的佛像,反映着佛教文化复杂的情感内容.巩县石窟是河南不可忽视的文化石窟......
龙门石窟享誉世界,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凿石窟起,造像活动持续不断。其中,北魏和唐代是最为兴盛的两个时期,雕凿了许多精美绝伦......
天龙八部,一般包括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睺罗伽等,是守护佛法的八部神槃,由天部统领诸部。天龙八部......
弗利尔美术馆于 2 0 0 1年举办了一期名为“中国佛教雕像新认识”的展览 ,本文以这次展出的展品为纲 ,兼及馆藏的其它同类藏品 ,对......
道晗造像碑是20世纪70年代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的唯一一件有纪年的北魏时期的遗物,是反映大海寺创建的珍贵的实物资料。该碑出土后,......
植物云气纹是中国 5世纪末至 6世纪中叶流行的主题纹样。过去 ,学界将这种纹样视为天人或灵兽诞生的过程 ,即所谓“变化生”。作者......
鹤壁市宋代石窟造像,位于鹤壁市大河涧乡张公堰村西去十里许佛爷沟的半山崖壁上,1984年文物普查时,市博物馆文物干部张长安首次发......
横跨现陕、甘两省的泾河流域,6世纪时,显然是一处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虽然它不象云冈、天龙山和龙门石窟那样著名,但是曾有众多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一、前言佛教的传入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件大事。有关佛教初传中国的年代、路线和华化过程,一向是学者们努力探求的问题。但由于正......
河南的佛教石窟开凿起始于北魏晚期,由于信仰基础、政权辐射和地质条件的原因,曾出现过三次造窟高潮,历经东魏、北齐、隋唐等开窟......
龙门石窟奉先寺洞(675年)主尊大卢舍那像的头光上部有同茎莲花座小龛。这种同茎莲座的造像很常见,其尊格大多为阿弥陀佛。龙门石窟......
巩县石窟北朝造像题记遗存四十九篇.其中,北齐时期三十一篇,是研究的重点.从发愿人身份构成来看,又以僧尼、民间(个人)为主.这些题......
巩县石窟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北方向,整个石窟的建造时间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直至金代,五个依山而凿的洞窟是北魏的美术风格在雕刻......
嵩山巍巍、邙山苍苍、黄河滔滔、洛水清清。在嵩、邙、河、洛交汇处,有一闻名遐迩的大型地主庄园,周围是北魏巩县石窟、北宋皇陵、......
<正> 1985年10月21日—27日,在河南洛阳举行了第2次全国城市雕塑工作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全国城雕组艺术委员会委员、雕塑家和......
据统计,在印度、巴基斯坦、苏联、阿富汗以及中亚其他一些国家,有佛教石窟二、三十处。著名的有印度境内的阿旃陀、爱劳拉、巴雅、......
【正】 (一) 庆阳在甘肃省的东部,具有陝北明朗的地方色彩,肥沃的黄土高原,物产丰富,历来被称为西北粮仓之一,在文化上也占有重要......
云冈、龙门、巩县、响堂山石窟的佛衣类型演变脉络清楚,是进一步认识分裂时期南北、东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唐代中央影响地方......
李浴,河南省内黄县人,1915年生于县北楚旺镇的一个没落了的望族人家,在中小学时代,即爱文史艺术。1935年入北平艺专西画班学习西画......
北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巩县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造像风格发生了部分变化。本文从面容、衣饰......
中国历代佛教石窟中莲花宝座的造型丰富多样,成为重要的装饰因素,并可作为装饰风格演变的依据之一。文章以巩县石窟北朝时期窟龛中......
巩县石窟现存北魏后期开凿的洞窟五座,分为东西两区。佛衣以上衣重层式为主,据佛衣在洞窟中的演变情况,以及自然区域形势分析,巩县......
帝后礼佛图为佛教供养人像中特殊的一种,其表现形式为中心人物头戴冕冠或宝冠,周边侍者环绕在其周围或紧随其后,人物均呈现出行状......
<正> 1972年12月2日,河南省沁阳县西向公社粮管所发现古墓葬一座,沁阳县文化馆派人进行了清理。出土的瓷器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尤......
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营窟造像盛行,巩县石窟是继云冈、龙门之后开凿的又一皇家石窟,其遗存的造像题记借鉴了汉画像石、砖的艺术形式将......
本文着眼于巩县石窟的建筑空间形态即窟龛形制以及窟龛装饰艺术的研究。对中国石窟艺术的研究,是美术史、文化史上的重要课题。从......
同处于河洛地区的巩县石窟与龙门石窟开凿时间接近,地理位置接近,佛像的雕凿形式和风格也存在诸多的相似之处。然而对比二者的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