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时期相关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藏昌都和青海玉树地区都发现了一批吐蕃时期的佛教石刻,既有造像又有刻经。文章梳理出其主要刻经内容有:《......
天龙八部,一般包括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睺罗伽等,是守护佛法的八部神槃,由天部统领诸部。天龙八部......
照阿拉姆石刻位于四川、青海、西藏三省交界处,石刻为浅阴刻一佛二菩萨造像。从造像风格来看与敦煌吐蕃占领时期壁画风格一致,属波......
西藏桑耶寺,自唐代宗李豫大历元年(766年)落成至今,已有1250年的历史了。它是西藏吐蕃时期具有佛、法、僧三宝的精巧别致的寺院之......
文成公主作为汉藏人民友好的使者,又是吐蕃王朝的缔造者松赞干布的妃子,由吐蕃赞普选派大将禄东赞为专使迎亲,太宗皇帝下令礼部尚书、......
琼结藏王陵地处藏南谷地,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的琼结河流域。琼结西、南、北三面群山环抱,东面为狭窄的谷底。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
据中国考古专家透露,最近在西藏阿里地区象泉河上游发现的一处大型遗址,极可能是西藏古代“象雄”时期的故城——“琼隆银城”。 ......
2013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故宫博物院、甘孜州石渠县文化局对石渠县境内早期石刻开展调查,发现3处吐蕃时期石刻群遗存。石......
察雅仁达摩崖石刻的相关研究是藏学界30年来持久关注的一个话题,主要问题涉及造像艺术特点、石刻录文的订正和题记解读、人物和地......
《巴协》(《sba bzhed》)【1】是一本大家比较熟悉的史书资料了,虽然是否为吐蕃时期的巴塞囊其人所著,依然存在一些争议,但是,这本......
近些年来,因工作需要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得到了难能可贵的机会去实地考察西藏各地区各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艺术遗存,并展开......
青瓦达孜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琼结县城北面的青瓦达孜山上,东南面山下为巴雄曲,隔河与藏王陵相对,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遗......
列山墓地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朗县金东乡列村东北约1.5公里的列山南坡,海拔32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93°6′,北纬29°4′。金东曲自东向......
自公元634年(唐太宗贞观八年)吐蕃与唐朝建立往来关系之后,直至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达磨被杀吐蕃王朝崩溃,在长达二百余年的时......
文章以敦煌文书为主,并征引其他历史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吐蕃时期的畜牧业和农业经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文章认为,吐......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兴建于公元七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而建的,是西藏佛教历代......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上,人们时不时会看到一些皮制的土船,装载着几个人和一些货物,由船把式在船尾划着木桨渡河。这种前宽后窄、......
“吐蕃三律”系指选自《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71号、P·T·1073号和 P·T·1075号三份重要的吐蕃时期的律例文献.其名称分别......
政治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吐蕃史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藏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吐蕃行政制度和军事建制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学术界着力......
“矫健的骏马备上金鞍,英武的青年骑在上面。锋利的长刀别在腰里,这三宝象征着吉祥平安,我用这三宝祝吉祥,祝愿家乡像巍峨的雪山。”这......
赤祖德赞热巴坚为吐蕃时期著名的赞普之一,据索南坚赞的《王统世系明鉴》记载,其在位时期,尊崇佛教,但亦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反对。本......
藏传佛教多杰帕姆女活佛在藏地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8世纪吐蕃时期的空行母益西措杰.12世纪,噶举派创立活佛转世体制后,多杰帕姆佛......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有关藏族古代课题的研究中,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领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主题,成果丰硕,与此相比尽管经......
7世纪初 ,吐蕃第 3 2代赞普松赞干布率部南征北战 ,削平群雄 ,建起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吐蕃王朝。随着吐蕃地方政权的巩固和经......
扎金玛尼石刻造像与达琼摩崖造像均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帮达乡然堆村,系200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研究是学术界和有关部门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关注......
作者简介:黄洁,西藏大学政法学院民族法学。 摘要:通过敦煌出土的一系列吐蕃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吐蕃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换以及债......
吉堆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调查确认墓葬68座,殉牲坑36座,石墙1道,是洛扎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吐蕃墓......
哇沿水库坝址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扎麻日村东南约2公里处,为配合哇沿水库的建设,2014年4~9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
丹玛扎摩崖造像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察雅县,以高浮雕与浅浮雕为主、阴线刻为辅雕刻而成,造像题材为毗卢遮那与八大菩萨、二飞天......
照阿拉姆石刻位于四川、青海、西藏三省交界处,石刻为浅阴刻一佛二菩萨造像.从造像风格来看与敦煌吐蕃占领时期壁画风格一致,属波......
2010~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石渠县境内新发现3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群,包括须巴神山石刻群、白马神山石刻群、洛须村石刻,共17幅,......
2009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查果西沟摩崖造像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考古......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吐蕃时期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形成、制度、内容和寺院教育的主要特点功能,并分析了吐蕃时期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对......
文章首次介绍了一批在阿里札达县皮央杜康大殿发现的吐蕃古藏文写卷,并对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写卷均为残卷,通过部分题写的经......
盟誓习俗是藏族社会和文化发展史上一项古老而重要的活动,从其产生到发展成为AAA一种制度甚至在当代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
2010年7月21~24日在莫高窟举办了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2010敦煌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分为十个专题:洞窟藏文......
本文通过对敦煌吐蕃时期《维摩变》、《涅檗变》中吐蕃赞普及随从像样式的研究,将其分为初创、形成和成熟三个阶段,尝试构建了其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