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低涡相关论文
利用1980-2004年的中国地区历史天气图、大气探空资料、逐日降雨量资料和ECMWF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多种统计、诊断方法,首先对近二......
高原低涡是夏季高原地区的主要降水系统,少数高原低涡能够东移出高原发展,影响高原临近及下游地区,引发这些地区一次大范围的灾害......
青藏高原是亚洲众多主要河流的源头,为亿万人口提供生活必需的水源,被称为“亚洲水塔”。亚洲水塔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青藏高原地区的......
以一次高原低涡东移造成甘肃河东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为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为背景场驱动WRF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区分是否使用......
本研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ECP)再分析资料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严重暴雨洪涝的高原低涡东移活动过程的对流层中上层特征进行了......
2010年5月5-23日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出现5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引起华南和江南洪涝灾害.利用NCEP1。×1。的日再分析资料,分析持续性......
利用1998~2012年逐日08时和20时高空资料、结合地面降水资料、TRMM资料和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应用天气学、统计学原理,分析了19......
通过对1998-2004年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后活动时间长的高原低涡活动过程的冷空气影响分析,及对2002年8月12日-14日托勒低涡移出高原的......
利用1998~2004 年逐日08、20 时500hPa 高空图、日雨量和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册,对我国冬半年、夏半年高原低涡的活动情况、不同......
针对2007年7月16日至19日期间高原低涡东移形成的一次川渝地区大范围大暴雨天气过程(简称"07.7.17"大暴雨),利用自动站雨量资料、......
本文首先从动力学角度,将高原低涡视为受热源强迫的边界层内涡旋,建立柱坐标下满足梯度风平衡的低涡控制方程组,分析高原低涡切向流场......
青藏高原北侧的河西走廊中西部暴雨事件局地性强,历时短,发生次数少,相对强度大,该地区暴雨天气的预报在日常业务中仍是技术难题,......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国家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2020年8月10日~14日一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
利用1979—2015年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1982—2012年青藏高原70个测站资料计算得到了地表感热通量数据,首先分析......
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相当黑体亮温TBB数据,通过WRF(V3.8.1)模式对2015年8月5—7日的一次高原低涡过程进行了4组模拟......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进展,详细总结了近年来高原地—气水热平衡和交换的特征,及其对高原低涡......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及高空观测资料,对长生命史高原低涡不同移动路径的活动过程中对流层中上层环境场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移出高原......
摘要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自动站降水实况、单站要素及数值预报模式等资料,对2021年3月9日青海省黄南州出现的大到暴雪天气的环流......
利用常规资料、HLAFS格点资料、GMS云图等资料,对形成1998年长江上游8次洪峰的有关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影响天气系统、暴雨形成的物理......
高原低涡是青藏高原所独有的天气系统,影响高原本地区及其下游广大地域的降水发生。青藏高原地势高大,其地表温度对大气有着重要的......
通过综合考虑高原低涡(简称高原涡)几何学特点、人工识别高原低涡标准和参考Blender等提出的近邻查找法,本文发展了与前人原理相似......
高原低涡是造成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掌握其活动的规律及变化特征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在......
低涡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天气系统,其发生发展和移动对高原及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CFSR高精度再分析资料和高......
受高原低涡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我市于7月20日傍晚开始到21日凌晨,遭受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和强雷暴袭击。本文从对此次过程......
2002年8月中旬在青藏高原上有多次高原低涡生消并东移,8月17-19日高原低涡维持时间超过2天,属于发展的低涡过程,且在垂直方向发展强盛......
本文借鉴研究热带气旋类低涡的方法,将暖性青藏高原低涡视为受加热和摩擦强迫作用,且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通过求解线......
将青藏高原低涡(下称高原低涡)视为受加热强迫的边界层内涡旋,分别研究了直角坐标系正压模型和柱坐标系正压模型中高原低涡所含的波......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RF的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和ACM2方案),对比检验了2008年7月1-3日和2009年7月29-30日两次......
利用1998-2016年NCEP/DOE逐日的日平均地面感热通量和地面潜热通量、MICAPS历史天气图资料、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对高原低涡涡......
低涡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其发生发展和移动对高原及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CFSR(气候预报系统再分......
利用1986-2015年夏季一日4次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近30年来夏季青藏高原地表感热、潜热通量以及高原低涡的时空分布......
该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卫星云图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云系的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3年7月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青海境内的大到......
高原低涡是造成四川盆地暴雨、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本文针对“07.7.17”和“08.7.20”两次高原低涡暴雨天气过程,利用自动站雨量......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一方面,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地形地......
青藏高原低涡是指夏半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主体上的一种次天气尺度低压涡旋,是高原地区的一种主要天气系统。它主要活动在500hPa等压面......
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加密区域站雨量资料、FY-2D云图、NCEP 1°×1°再分析资料,使用物理量诊断、后向轨迹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
期刊
通过对1998年8月3~5日水汽图像分析发现:(1)对流层中、上部水汽涡旋的出现、乐移、消失对高原低涡的形成、东移、消失有指示意义。(2......
利用NCEP/NCAR地面感热通量再分析格点资料以及MICAPS天气图资料识别的高原低涡资料集,分析了1981—2010年青藏高原夏季地面感热通......
本文针对冬半年高原低涡几个不同源地的低涡生成背景,着重分析500hpa环流场,指出:地形对低涡生成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一定范围内有......
利用动力学分析中的相平面方法,由z坐标系下的非绝热大气运动方程组导出了与非线性惯性重力内波有关的KdV方程,然后利用直接积分法......
利用二重嵌套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5年7月28—29日的一次高原低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对此次低涡的结构进......
对大气非线性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利用相平面分析法导出了相应的KdV方程。采用直接积分法求出两类有意义的孤立波解,讨论了波解的基本特......
应用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两例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发展过程及其结构演变,揭示出高原低涡结构特征的若干观测事实。在此基础上借鉴研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