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会议相关论文
一、盟军把中国划为一个战区,为团结抗日力量,史迪威反对国民党封锁和打击中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把中国划为一个战区,派史......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早已习惯性称呼的“琉球群岛”变为“冲绳”或“日本冲绳”。这样的叫法并不准确,而是日本的误导。美国亦曾强......
从1941年6月的大西洋会议到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在这四年时间中,同盟国家的高峰会议达十四次之多。开罗会议只是这其中的一次会......
1943年,在面对旧的世界秩序被世界大战打破,新的世界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有利于盟国的重大变化。因此,大国为加......
1943年召开的开罗会议和随后发表的《开罗宣言》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争取民族独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蒋介石于1943年11月下旬参加了到那时为止中国参与的首次,也是在战时的唯一一次峰会,即开罗会议.蒋介石同美国......
在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的 中 美 关 系 史 中 有一 种 说 法 :1943年11月 开 罗 会 议 期 间 ,罗斯 福 曾 给 史 迪 威 下 令 要 ......
宋美龄是出色的外交家,纵观她的一生,最流光溢彩的一页当属外交舞台。从挺身站出呼吁团结抗日,到在四巨头开罗会议上大显身手,宋美......
1943年,蒋介石赴开罗参加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共同商讨战后日本问题。会后发布的《开罗会议宣言》......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曾想争取英国的同情和理解,并借助美国的支持从日本占领军手中收回香港主权,因而展开了一场艰......
万国邮政联盟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为促进邮政事业发展、提高国际地位、配合苏东国家的对美斗争,新中国做出了参加邮联的决策,并于......
王宠惠是国民党元老、著名法学家和外交家,抗战时期任外交部长和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是蒋介石的首席外交智囊。他与苏联谈判签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现实性和政策性,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际问题,树立关于国家政策的正确立场,......
构建战后亚太秩序应首先从处置日本海外领地开始,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日本归还其侵占的所有中国领土,这是战后亚太新秩序的必然要求和......
本文通过讲述了近代中国国际地位衰落的原因和自中华民国成立以来各届政府为修改或废除晚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各项不平等条约的过程......
王宠惠(1881—1958),是清末民初的第一代法学家的杰出代表,近代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学家。1921年他当选为设于荷兰海牙的国......
1943年底,中国参加开罗会议,在这个举世瞩目的会议中提出了自己的领土诉求。这些领土诉求体现了国民政府抗战建国的目标。但是,这些领......
开罗会议决定台湾战后命运,作为中国首脑,蒋介石在会上的主张至为关键。在此之前,他对台湾的认识有一发展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学界......
二战期间,主要由于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加之美国为了自身利益需要中国合作因而有意抬高中国,中国通过莫斯科会议和开罗会议......
开罗会议后中国政府收复台湾的准备郭学旺*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全国人民一片要求收复失地的呼声下,为收复台湾做了大量的......
<正> 一、选择题 1.今年______日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胜利50周年纪念日。 A、5月8日 B、5月9日 C、7月7日 D、8月18日 ......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 一、一九四三年末的战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作为轴心国的德国和日本不断取得绝对性的胜利,扩大了占领区。德国统治了法国、......
1995年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进展曾景忠199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出现了抗战史研究的热潮。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次纪念性的学术研讨会(其中以中共......
...
<正>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
战后日本天皇制的保留 ,是由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决定的。蒋介石在开罗会议期间对日本天皇制所持的保留态度极为重要 ,影响了美国总......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以及击败日本后如何处置日......
【背景材料】2005年1月27日,波兰奥斯威辛纳粹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约40个国家的领导人,已是风烛残年的集中营幸存者,......
<正>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举行国际会议,讨论了三国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及击败......
抗战期间及日寇投降之际,蒋介石趁着中国在反法西斯阵线中地位增强的机会,曾先后三次争取收回香港。只可惜那时的中国,是大国而不......
抗日战争时期是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极为特殊的、也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
开罗会议是战时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分水岭。这次会议前后,中国战场在美国远东战略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二战期间 ,主要由于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 ,加之美国为了自身利益需要中国合作因而有意抬高中国 ,中国通过莫斯科会议和开......
1943年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年。由于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在十一月的开罗会议上,获得了战后"全球四强"之一的地位;......
<正>1943年12月举行的中美英三国开罗会议,是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作为四大盟国之一参加的最高级别的会议,对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结......
<正>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了为期四天的会议,这......
<正>二战时期,中国不仅进行了一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的反法西斯战争,同时也努力寻求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为此,战时中国从三个方......
<正>1943年11月在埃及开罗举行了美英中三国最高领袖及其军事和外交顾问人员会议,12月初公布了《开罗宣言》,其中提到:"三国之宗旨......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这种提升经历了一个逐步向前推进的过......
<正>2013年11月8日至9日,纪念开罗会议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
本文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所存《蒋介石日记》、美国外交档案和中华民国档案等三种档案资料,详细分析了开罗会议前后中国......
蒋介石日记所展示的抗战后期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严重性大大超过人们以往的认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欧亚战略优先选择等......
<正> 二次大战中的中美关系是一个饶有兴趣而又颇为严肃的课题。有人说,在抗日战争中“美帝国主义是最阴险最毒辣的敌人。”一部有......
<正> 赵敏恒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驰名世界的中国记者,也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著名教授。有人称誉他:“浑身是消息”;也有人说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