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家相关论文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学会名誉理事......
为了纪念现代生物分类学家卡尔·林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每年会在林奈生日(5月23日)的前一天发布年度10大新物种。所谓年度10大新物种,......
电影《豚鼠特工队》,讲述的是一个挺老套的故事:政府秘密训练了几只动物间谍,这些受到高强化训练并且全身武装了最先进侦察设备的......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指示,为了加强研究所的学术領导,藥物研究所在10月5日至9日举行了學术委員会的成立大会。藥物研究所的学术委員......
它们是数字也是生物,它们繁殖的速度比细菌还快。有人说它们是没有DNA的生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四种生命体。进化论有关......
一些引起人患病的细菌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存活,下面我们就将列举6个家中常见却出人意料的存在大量细菌的地方,同时提供给大家一......
有一个人12年不洗澡,你相信么?他就是美国微生物学家大卫·怀特罗。 有一天,怀特罗和朋友一起到剑桥市的郊区游玩。在途经一片田野......
人类每年都要以科学的名义宰杀数百万的动物来进行疾病研究、寻找新疗法、开展基础研究。实际上,动物实验几乎是与科学同时产生的,具......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通过吸入含菌的飞沫微粒或尘埃,结核分枝杆菌极易进入肺泡,故结核病以肺部感染最......
通常情况下,人体胃肠内充满数十亿并无大碍的大肠杆菌。可是,为何这种与人和平相处的古老细菌,却不时会出现致命的新菌种? 美国......
澳大利亚有个知名的微生物学家名叫芬纳,他最近做出了一个大胆预言:由于人口暴增、天然资源枯竭、难以控制的气候变化等原因交迭在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几......
贴身内裤和健康密不可分,《印度时报》一项新研究显示,英国1/5的男性懒得每天换内裤。我国也曾有过网络调查,结果显示,仅有近1/5的人每......
我们身体里寄居的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治愈疾病。 去年秘鲁之行后,微生物学家罗布·奈特(Rob Knight)带回家一次令人恐怖的旅......
细菌也有大个子 我们知道,细菌非常小,小到人的肉眼难以看到。比如,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只有0.002毫米长。不过,有少数细菌......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首次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青霉素,从此人类进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
美国新泽西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捕捉和控制活有机体的光学技术,此技术将使微生物学家能做目前还不能进行的活体微生物......
<正>陈华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土壤学家和优秀的教育家,我国农业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他1914年1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江......
魏喦寿是我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首位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微生物学家。魏喦寿(1900-1973年),浙江鄞县人,是我......
小裤裤是姐妹们极其隐私的贴身小物件,和我们的健康当然是密不可分的。虽然不少人能做到常洗常换内裤,却不了解其使用寿命的长短,尤其......
迷人首饰需防范 “越美丽的事物,越潜藏着危险。”这句话用在K金首饰上是再恰当不过。陈列在橱窗内的K金饰品不仅价格越来越......
林苑 国外曾经有人对1000名女性做过一次题为“你究竟有多脏”的调查,结果让人震惊: 24%的女性承认不是每次便后都洗手; 约1......
一个奇特的细菌实验 1968年,正值冷战高峰期。一个夏夜,在英国国防部所属波顿高地的一座实验楼楼顶,站着两位微生物学家。他们正在......
为了空中旅行更舒适,很多人订票时会选择过道座位。然而,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坐过道座位更容易感染细菌病毒。 新研究中,美国亚利桑......
女人内裤样式五花八门,有性感的,有可爱的……内裤,是女性最贴身的衣物,因为直接与私处接触,所以内裤的卫生、舒适程度等因素,对女性健康......
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既概括出女性涓涓流水般温柔的性格,也透露出女性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呵护的生理特点。牛津大学......
今年3月16日,是方心芳老先生诞辰百年的纪念日,方心芳先生(1907—1992)是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和应用微生物学研究传统发酵产......
“每天都是洗完澡才上床睡觉,所以床单不用经常换。”“床单脏了就洗,没脏就不用洗。”……人们在被问到多久换洗一次床单时,大多都会......
17种改变世界的物质 1.青霉素 1928年,当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首次发现青霉素时,他并没有料到这种物质对现代医学造成......
沙眼是全球流行的慢性传染病,19世纪前人类致盲头号眼病是沙眼。各国科学家分头捕捉沙眼病原,设计无数培养分类方案,沙眼元凶均未......
屋顶上的发现 冷战高峰时期的1968年,一个温暖的夏夜,英国国防部最著名的化学和生物研究基地——波顿高地上,微生物学家亨利·道格......
清洗脏衣物,可以说每个家庭、每天几乎都要做的事情。可你洗衣服的时候,留心过上面的细菌吗?以内裤为例,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微生物学家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陈陶声吗?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微生物学家,著有《高等酿造学》《实用微生物学》《酶化学》《氨基酸与肌苷酸发酸......
欧洲投票决定进一步规范动物实验 50年前,杰出学者威廉·罗素和微生物学家雷克斯·伯奇共同概述了如何更人道地把动物用于科学实......
一提到细菌,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感染、疾病、死亡这些令人生畏的词语,并总是要想方设法去消灭细菌。事实上,细菌对人类有很大的用处......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我达到目标的惟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里所说的“坚持精神”,就是新教育成功六字诀“信......
<正>2019年年底开始,新冠疫情迅速蔓延,200多个国家出现疫情。至本文发稿时,已造成两百多万人感染,十多万人死亡,甚至许多国家政要......
"这可能是全国唯一的用手抄稿投稿的作者了,同时也是全国唯有《中国酒》采用我的手稿了,非常感谢你们对老人作者的支持和关心。"傅......
<正> 引文分析在医学工作中的意义引文分析作为图书情报学中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检索文献、评阶期刊和论文质量的优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