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食物环相关论文
藻际环境中,微藻与藻际微生物通过多种胞外产物进行一系列的营养物质交换、信息信号传递以及基因代谢调控。不同藻际环境具有特异性......
深海是一个巨大的有机碳源贮存体,在全球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海沉积物占据地球表面60%以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深海微生......
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 technology, BFT)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环保压力的日趋加大,水产养殖业对这一"封闭式零换水......
大型水母暴发已是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灾害,作为东亚海域水母高发区,黄海的水母暴发已经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影响,然而水母暴发对浮游生......
目前对北极浮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通过德国“极星”号ARK-15和ARK-18北极秋季航次(1999和2002年)、以及中国首次和第......
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是一种在海洋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生源有机硫化物,其降解产物二甲基硫(DMS)挥发到大气中会形成云凝结核,......
海洋中的异养细菌利用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转换为自身颗粒物(Particular Organic Matter,POM),然后被原生动......
采用海域大规模调查和模拟现场流水法测定了桑沟湾海域微食物环主要组分生物(微微型浮游生物、微型鞭毛虫和纤毛虫)在桑沟湾的季节......
近年来有害赤潮在全世界频繁爆发,规模也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原生动物是海洋生态系......
1引言辽宁省长海县海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是辽宁省的水产养殖重点海域。浮筏养殖和底播增殖虾夷扇贝,已发展成为长海县的支柱经济......
本文研究了 1 997年 8月、1 998年 2~ 3月、8月和 1 999年 8月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组成、各粒级生物量和初级......
贝类养殖容量评估是科学规划海水贝类养殖规模、合理调整养殖结构、推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贝类......
探讨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中草型与藻型两种生态系统中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差异,对东太湖与西太湖6个站位进行现场试验和调查,运用稀释-......
富营养化是我国水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用生物操作来净化水质已成为富营养化水体修复和治理的主要手段。本文以大型溞为实验......
寄生性甲藻阿米巴藻Amoebophrya是一类广泛寄生于纤毛虫类、放射虫类、甲藻类等海水浮游生物的原生生物,在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地......
通过2004/2005年度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长城站度夏考察以及2004年和2005年度的两次北极黄河站夏季考察,分析了南极长城湾、阿......
微食物环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过程,是传统食物链的有效补充。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海洋微食物环结构组成的研究现状以及......
微食物环研究是当前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人类重新认识海洋中微型生物生态过程重要性的前沿领域,也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纤毛原生动物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纤毛原生动物不仅可以监测与净化水体,维持反刍动物......
黄海冷水团是我国陆架浅海上一个重要的海洋现象,一直倍受我国物理海洋学家关注。近年来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的物理及生物化学特性的......
为了进一步揭示黄海冷水团水域浮游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循环的基本动力学特征,利用水层一底栖耦合生态系统垂直3层模型,模拟分析了该......
2008年夏季对南海北部不同海区的基础生物生产力(初级生产力及细菌生产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表层初级生产力(C)和真光层水柱初级生......
报道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基于新理念、新技术在海洋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海洋赤潮灾害的微生物调控、海洋微生物对海域生物生产力的......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东海(27°-32°N, 122°-130°E)中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的数量.结果表明,冬季(19......
海洋浮游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对其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深入研究而得到了充分肯定.以浮游细菌为核心的微食物环研究的......
微型鞭毛虫是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主要摄食者,也是海洋氮磷营养盐再生的重要贡献者,通过摄食和代谢作用,微型鞭毛虫可将营养盐释......
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了2014年春季南海北部海域浮游细菌和病毒丰度,研究了其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