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美学相关论文
陆王心学在本体论上将先前理学家们预设的外在本体拉回内心,并有意无意地向禅宗看齐,破除了超越之“道心”与现实之“人心”的分辨,因......
道德与审美的圆融境界是王阳明心学美学思想的最高追求和呈现形态,这是由王阳明心学美学的独特内涵决定的。王阳明心学美学的本体依......
阳明心学不仅在哲学思想上对禅学进行了扬弃,在美学方面同样对禅学美学思想进行了融摄。因而二者在美学思想方面存在诸多相同或相......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少有人会向往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清贫生活,也很少有人能理解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能大儒之一,他被誉为“三不朽”,在立德、立言、立功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是明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同时......
在象山处,美的本体即本心,本心的显现就是美;审美乃对本心之美的体认,本心之美就在体验中澄湛,并将一切皆在人生活动中"落座",以人......
王阳明心学美学思想主要包括生命主体之美、直观体验之美、现实行动之美三个方面,这是对禅学的融摄的结果,即两者在本体观、思维观......
基于本体工夫论的阳明心学包含着深刻的美学智慧 ,其心学美学以“良知”为本体境界 ,以“致良知”为本体境界澄明的工夫 ,最终指向......
阳明心学美学提倡真性情真体验的审美与庄子美学主张通过"心斋"、"坐忘"达到"物化"的审美,都是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觉观照来沟通人与......
王阳明心学的向内生成引发了对人自身生命意义的叩问,是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方式转向的标志,向心内探求成为悟道的不二法门。可以说......
逆觉体证是阳明心学美学审美工夫的显著特征。阳明心学美学的工夫是内求诸心的心上工夫,心体和工夫是辩证统一的。诚意、致知、格......
道德与审美的圆融是王阳明心学的审美诉求和价值体现之一面。良知是解读王阳明心学美学的出发点。良知的二重性对情与理的完美融合......
阳明心学美学直接引发了近古文学观念的话语转型,催化了叙事文学的革新。确立了"尚真"、"狂狷"、"去蔽"作为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标......
王阳明心学美学作为文化传承,对近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自阳明心学美学的本质内涵出发,已经确立"尚真"、"狂狷"、"去蔽"等作......
阳明心学美学在审美对象呈现方面与西方现象学意识相近或相通之处 ,主要体现在 :一、从审美对象意向性呈现的角度 (“意在为物”) ......
王阳明心学关学大体可归纳为: “良知之美”、“意动之美”、“知行之美”,其诗歌、散文以及戏曲理论能充分体现出他的美学思想。......
论文结构含四章,约15万字。第一章“心学与美学”,探讨心学何以进入美学的理据,即理学和心学通向美学的可能;第二章“本体与工夫”,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