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批评相关论文
文章基于上世纪在西方出现的场所精神理论,从时代背景、哲学思想上阐述葡萄牙著名建筑大师、199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
从20世纪初的白话诗到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诗歌,中国新诗的发生发展同百年中国一样,经历了风起云涌、跌宕沉浮的巨变。在中国新诗的百年......
孙频格外重视人在压抑环境下的非理性冲动和心理畸变,这使得她的小说颇具有精神分析学的意味.她的中篇小说《天体之诗》讲述了大时......
《流离失所的人》是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著名短篇。该作品中体现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其中文本结构上和作者与......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本文试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心理批评的方法,探索这位怪僻乖......
期刊
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是她的本我、自我、超我三重人格的体现.探析她作品中蕴含的这三重人格,便能更好地解读其作品.......
雪莱的诗剧<钦契>中的父亲(Cenci)是一个家庭暴君.女儿(Beatrice)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联合继母,除掉了这个共同的敌人,结果触犯了法......
《三国演义》演的主要是"义"。其内涵虽十分丰富,但可用心理批评的理论把它分成无意识层次、前意识层次、意识层次。张飞、关羽、刘......
瑞恰慈(I·A·Richards)开心理批评风气之先,将心理学方法引入了文学研究和批评视野。其心理批评模型在系统论、结构论和目的论上......
作为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主流的心理批评之路,从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方法以来,这一路径不断发展,经过荣格向集体无意识的拓宽,拉康......
在精神分析文论影响下,新时期文学批评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社会学批评模式,提出了心理批评方法,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批评理论体......
心理批评是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的一种批评模式,它在新时期的产生与发展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在新时期的文学批评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
本文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心理批评进行了阶段性划分。1949年-1977年基本的文学批评表征是政治化,模式化,真正的文学心理批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