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作用相关论文
于近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峰会上,与会专家集中讨论了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
近年研究发现,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和血栓形成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取......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DES)是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的一项突破性进展,使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再狭窄率大大......
第四届亚太地区血栓与止血会议(APCTH)于2006年9月21至23日在我国苏州举行。来自400余名国内代表以及中国台湾、香港、亚太各国、美......
替格瑞洛是新型的P2Y12受体抑制药,其不仅通过抑制P2Y12受体途径,还通过腺苷ENT-1途径发挥作用,展现了其双途径作用机制。同时其不......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Ⅳ (GPⅣ )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对 5 4例急性脑......
患者男,45岁。因头痛、咽痛、乏力24h,发现皮下淤斑,呕血便血14h,于2002年10月30日入院。患者因头痛等自服阿司匹林1g,次日早上6:00时发......
目的:比较ABO血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探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及其抵抗相关的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
目的研究血压波动性(BPV)增高对阿司匹林(Asp)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在体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1.在体实验将Sp......
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波斯菊苷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传统中药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各种血栓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证明抗血小板药物能够用来预防及治疗各种血栓......
目的:研究榆干离褶伞(Lu.)溶栓酶对乙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血小板的作用。方法: (1)细胞实验:用200 μ mol/L乙醇......
为探讨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检索了国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在100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分析说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的......
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方法,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重建冠脉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挽救生命.但可造......
随着社会发展,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患者年复发率可达14%[1],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造成患者残疾,生活质量下降。目前,抗......
近年研究发现,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甚至加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在一些个体不能阻断血栓素的合成.从而保护机体免受血栓性疾病的损害.其......
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强而久的抗血小板作用,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还可减少心肌梗塞的复发率与病死率;......
目的为寻找活性更高、作用更稳定的具有抗栓作用的RGD肽衍生物,我们设计合成了AoGDW肽,并研究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稳定性以......
他汀类调脂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h)还原酶抑制剂,其部分结构与HMG-CoA结构相似,可与HMG-CoA竞争与酶的结合,HMG-CoA还......
观察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重组GST-KGDX(谷胱甘肽S-转移酶-赖-甘-天冬-X)融合蛋白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设计合成了两条编码K......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ytochrome,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人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ator,PPI)与氯吡格雷的抑酸和抗......
阿司匹林的问世已有100余年,最初阿司匹林在临床中主要用于疼痛或炎症的治疗.近些年,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发现其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
设计合成了两条编码KGDX(赖-甘-天冬-X)的寡核苷酸链,长度为36个碱基对,两端分别为BamHI酶和XcoI酶切位点.将该基因插入原核高效表......
阿司匹林曾经仅被当作一种解热镇痛药,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价格低廉,对心血管疾......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上......
[背景]为了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需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双联抗......
【正】药物治疗在周围血管外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合适的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可以改......
噻吩并吡啶类P2Y12受体拮抗剂是抗血小板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该类药物主要包括第一代噻氯匹定,第二代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肠溶......
<正>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其与血小板表面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从而阻断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正>自70年代末Gruentzig成功地进行首例人体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介入性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因......
阿斯匹林(ASA)作为抗血小板聚集剂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目前对ASA临床有效剂量问题,还有争议。1995年Hirsh等对ASA抗血小板作用量效关......
<正> 粉防己碱(汉防己碱,Tetrandrine,Tet)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粉防己的主要有效成分,属双苄基异喹啉衍生物。此药具有较广的药理......
氯吡格雷是第二代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它可与血小板表面ADP受体P2Y12结合进而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联合氯吡格雷与阿......
<正>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已被超过20万人参与的200多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所证实,是拥有最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最广的适应证和最佳......
134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4例的临床分析吕世藩中华内科杂志20(5):286,1981作者报道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1968~1978年资料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