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相关论文
一 1864年11月,鄂豫皖交界处的霍山一带,一场持续了数日的大战正在激烈进行。大火熊熊燃烧,刀剑格击声、厮杀呐喊声此起彼伏,各色散......
同治四年(1865年),蒙古勇将僧格林沁在与捻军的交战中大败,所部七千余人被歼,自己也被捻军斩杀。长久以来,人们将僧格林沁之死归因为轻骑......
一九四八年生于中国上海的裴宜理,是二○○七年六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一八四五——一九四五年)》(以下简称......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豪门地主家庭。他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
<正> 安徽省淮北梆子剧团这次来京公演,給首都观众带来了新編的剧目《捻軍頌》。这出戏反映了1853年到1868年战斗在黄河流域,并曾......
自鸦片战争起,帝国主义一直在野蛮地侵略中国,而腐朽透顶的清政府则匍匐在帝国主义的脚下,割地赔款求饶。但是中国人民是不可侮辱的,从......
爱新觉罗·奕(1831-1861年),是清兵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庙号文宗,年号咸丰,在位11年,于1861年8月病死于热河(今河北承德市)行宫。咸丰在位......
<正> 一捻军自从1853年起义以来,就一直是太平军在北方作战的友军。在配合太平军作战上起了很大作用。捻军领袖沃王张洛行于雉河集......
<正> 一太平天国灭亡后农民战争的新形势 1864年7月太平天国灭亡后,国内形势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全国农民革命的主流巳被中外反革......
通俗历史作品的大量出版成为中国时代文化的一大特征,而通俗史作之所以能吸引读者,端在于其所带来的颠覆感。颠覆历史,是通俗历史作品......
罗尔纲是中国近代史著名的研究学者,太平天国运动史研究的奠基人.所著《太平天国史纲》是第一部站在客观立场上系统考订论述太平天......
尹隆河之战是清朝镇压捻军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号称“淮军第一”的铭军在作战初期即告失利,幸得霆军及时赶到方得以脱离险境。......
陈式周,字逸石,生于1882年3月8日,是周恩来嗣母陈氏的远堂侄儿,比周恩来大16岁。 据陈式周的嫡亲外甥范延禧先生回忆,陈家是个大家庭......
曾国藩生性诙谐,爱说笑话。他有一句名言:“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 这二人是曾国藩门下飞出的两只大鸟:一只是秃鹫李鸿......
清同治七年,捻军即将被彻底消灭,战争进入扫尾阶段,军费的报销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让湘军、淮军的主帅曾国藩、李鸿章有点烦恼的是,军......
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国内忧外患,朝廷腐败成风,人民流离失所。这一年,江苏清河县(老淮阴市,今淮安市),旧时习惯称清江浦,更陷入......
流动战是捻军在后期抗清斗争中产生、并在战争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作战样式。 1 865年高楼寨歼灭战是捻军运用流动战......
通过地域、自然、风土等方面探讨同治年间涡阳置县的原因,同时以涡阳县境内堡和圩寨为研究对象,讨论堡和圩寨之间的二元关系,以及......
泰山<三重碑>立于清同治三年,属于民间碑刻.该碑记录了当时太平军的北伐援军和捻军在山东及泰山周围的活动情况,其史料价值非常珍......
颍州围城战役是捻军史上的重大战事。各派政治力量的消长对颍州之战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颍州之战的实际导演者为苗沛霖而非传统观点......
【正】 淄川刘德培起义(1860年—1863年) 咸丰、同治年间,围绕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山东地方农民起义淄川军,其领导人刘德培,字......
1855年秋,皖北地区的捻党在亳州雉河集会盟,改变了“居则为民,出则为捻”的特点。盟主张乐行在此期间实行五色和五色镶边旗军制,颁布了......
长期以来,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都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郭沫若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文学写作中分别坚持"实事求是"和"失事求似"的方法。经过......
农村山寨是在社会战乱动荡的历史情境下,乡村社会自发形成的具有防御和避难性质的聚落形态。历史上在山东省博山县东南部山区分布......
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河南社会的对抗,其中主要的社会对抗有:捻军起义,连庄会起事,教军起义和兵变。太平军和捻军攻占了许多城池,不......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安徽泸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西乡)人。世代为农,而有大志。后入淮军,与太平军、捻军殊死鏖战,凭其智勇......
要报军费?先缴小费!清同治七年(1868年),湘军和淮军合力镇压了捻军,绵延十几年的战乱终于平息。然而,曾国藩和李鸿章顾不上庆功,便......
龚德树,捻军军师,白旗总旗主,捻军前期领导人之一,是捻军行动、方针的重要策划者。相对于其他捻军领导人狭隘的小农意识和地域意识......
捻军所导致的战争不仅给当地人民与经济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创痛,也扰乱了清末豫东皖北社会秩序。县城城池、衙署的损毁,书院以及文教......
19世纪中期,皖北出现了大量的圩寨。本文试图通过对皖北圩寨的具体考察,展现皖北基层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及国家政权为重建统治秩序做出......
尹嘉宾是晚清阜阳籍将领,主要活动于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前期主要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后期倾力维护地方治安、统领练军,官至记名......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说,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方法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由政府来主导实现的,当......
捻军主要是指晚清1853年到1868年活跃在黄淮地区的农民军,活动范围涉及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直隶、湖北、山西、陕西等省。186......
清朝统治末年各种弊端暴露,全国各地受压迫的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苏天福经常与捻军领袖接触,最终于1852年结捻,正式加入农民反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