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相关论文
同治四年(1865年),蒙古勇将僧格林沁在与捻军的交战中大败,所部七千余人被歼,自己也被捻军斩杀。长久以来,人们将僧格林沁之死归因为轻骑......
同治二年春,王爷僧格林沁驻守山东,仗着是皇亲国戚和围剿太平军有功,待人十分傲慢。新擢升的山东按察使丁宝桢到任,按理必须主动拜访僧......
僧王府是清代蒙古科尔沁扎萨克亲王僧格林沁及其后人在北京的府第,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僧王府由......
一 光绪三年(1877),大清国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已经五十九岁。在此之前,已饱尝拂逆挫折、宦海浮沉的他却依旧在心里有着对人生和理......
帝国最后的骑兵 咸丰十年八月初七(1860年9月21日),八里桥,北京通州。 “清晨晴朗,略感凉爽,令人快活,河面上,田野上,漂浮着朦......
国人关于盛世中华的记忆是在1840年戛然而止的。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胡绳先生将近代中国的受辱史描述为“中国逐渐沦为半......
1860年10月18日至19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应当用浓重黑色加以标记的日子。隶属英国远征军第一师的第60来复枪团、第15旁遮普步兵......
前些年,有个相声段子。 老师问:“圆明园是谁烧的?” 学生答:“不是我烧的。反正不是我烧的。” 老师向家长反映了这事儿,学生......
赏四团龙补服是清代特有的赏赐制度,获赏之人资料星散于各典籍档案之中。本文以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档案和文献为基础,梳理了清代......
1860年,10月13日。又一年秋天,肃杀的气息,开始笼罩着大清的皇都。天底下,北京的城墙依然巍峨气派,但是人们知道,它正面临着倾覆的......
■ 劫掠者 在清政府的眼中,1860年不仅是一个“夷祸”的年头,还是“匪乱”的一年。 1860年10月13日,在英法联军进入圆明......
如果把认识停留在谴责抢掠和毁灭文化财富,那就过于肤浅了。火烧圆明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延续四年的英法联军之役的巅峰和终......
2010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圆明园”三字,对国人而言,是个苦涩的记忆。百年前的中外冲突,天朝上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轰然倒塌,......
<正> 一捻军自从1853年起义以来,就一直是太平军在北方作战的友军。在配合太平军作战上起了很大作用。捻军领袖沃王张洛行于雉河集......
<正> 一太平天国灭亡后农民战争的新形势 1864年7月太平天国灭亡后,国内形势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全国农民革命的主流巳被中外反革......
通俗历史作品的大量出版成为中国时代文化的一大特征,而通俗史作之所以能吸引读者,端在于其所带来的颠覆感。颠覆历史,是通俗历史作品......
列宁曾指出:“所有的民族压迫都会引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因而形成被压迫民族武装起义的趋势”。①在近代蒙古社会面临帝国主义的......
摘 要: 僧格林沁既曾抗击过外国侵略的入侵,又镇压过农民起义,更血洗过起义军,最后死于农民起义军的刀下。本文對其历史功绩和罪行进行......
科尔沁草原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与吉林、辽宁两省毗邻.这里既有内蒙古大草原的神韵,牛羊遍地,又有东北黑土地的雄浑,麦浪翻滚,被誉......
清代后期,出现了一名回族将领,他就是颇有名气的马德昭。马德昭,字子明,自称“西蜀”人,实为四川省阆中人。青年时以武生投于清将......
“都江源”在板厂胡同,清朝时,这里是僧格林沁的王府。四合院里有一棵一百多年的枣树,主人在这里别出心裁地盖了个二层的阁楼,如同古代......
通过以正史材料对照一支长期传唱在山东枣庄地区的反映晚清同治年间山东“白莲教”起义的“姐妹调”的内容进行的分析 ,文章揭示了......
鼓楼东大街,把锣鼓巷分割为南北锣鼓巷,两条大胡同。现在的南锣鼓巷和以前的大不一样了。这里和什刹海一起已经成了北京最著名的酒......
【正】 淄川刘德培起义(1860年—1863年) 咸丰、同治年间,围绕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山东地方农民起义淄川军,其领导人刘德培,字......
战略问题,是关系战争全局的问题。毛泽东指出:“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对战略思......
<正>僧格林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史学界对他褒贬不一,争议最大的就是第三次大沽口之战,以及随后的英法联军侵入北......
从放羊娃到“铁帽子王”,从抗击外军侵略到死于农民起义军之手,晚清蒙古王公僧格林沁的一生,犹如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而他率领蒙古铁......
僧格林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主战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以他抗击西方殖民侵略的历史功绩为基础,探讨了他在两次大沽口保卫战......
鲁捻初探池子华捻军并非安徽独有,山东也是捻军的发源地之一,“兖、沂、曹所在有之”①。19世纪中叶,太平军、捻军(指安徽捻军)起义的烈火......
清朝咸丰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下大乱,这却给了河北大兴人张曜一个机会。 张曜幼年失学,最不喜欢读书。他身材高大,臂力过人,曾纠......
旧时天津有许多祠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祭祀列祖列宗的家祠,一类是纪念先贤先烈的专祠。家祠是宗法社会的产物,由来已久,遍及城乡......
<正> 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对于北伐军统帅李开芳1855年在山东茌平冯官屯失败经过中的几个问题,例如:冯官屯的主要战守情况究竟怎......
<正> 以往,史学界普遍认为咸丰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英法侵略者始终采取了妥协投降的外交政策,他是地主阶级投降派的总代表。但......
僧格林沁作为科尔沁部蒙古贵族,曾受到清朝统治者的宠信和重用,担任过许多要职,指挥和参与了抗击帝国主义侵略、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重......
在《清史演义》中,描写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写道:“圆明园中火光烛天,一个穿洋装的中国人在导引放火,恒祺问他是谁,他大声道:‘谁......
天灾兵祸对叛乱的产生或者发展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代农民反抗史上,捻军是不可忽视的力量。郭豫明先生曾言:捻军使得“清朝......
<正>电影《火烧圆明园》,用综合艺术手法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近代史上受屈辱、受压迫、被列强瓜分的历史现实。影片中提到了清文......
僧王府是清代蒙古科尔沁扎萨克亲王僧格林沁及其后人在北京的府第,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僧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