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思想相关论文
摘 要:多元系统理论,作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理论研究框架,强调各个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在文学研究以及翻译研究领域均占据一席之地。为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意义危机和文化危机。内忧外患的困境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思考救国的途径,于是......
康有为游历外国期间,救国思想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认为要学习西方优于中国的地方,另一方面他觉得中国也有许多方面胜过西方,只有广泛吸......
一、简历rn油达民(1930-2009)山西岢岚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离休干部.rn1938年,8岁......
郑观应(1842—1922),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革派思想家,著名的爱国企业家,他的富强救国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商战论上。他以60多年经营近......
十九世纪末,通过提高国民素质以拯救国家的思路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严复所言“中国自甲午一创于东邻,庚子再困于八国,海内憬然......
20世纪30年代,外敌入侵,国土沦丧,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救亡运动风起云涌。闽南基督教信徒组织建立救国会,开展一系列救国救民的救亡运动。......
范长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记者,其救国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作为一个学生,其读书救国的信念曾一度非常坚定.但随着日本......
近代回族报刊的创办作为近代回族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出了诸如救国、救教、兴族等主张,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回族大众的......
容闳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一流大学的留学生,他为了中国的自强与发展奔走呼号了一生。但作为一个徘徊在中西边缘的人物,容闳与......
鲁迅思想中立人与自立、救人与自救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他一方面带着启蒙大众的热烈愿望,希望唤醒沉睡的国民,另一方面强烈关注......
袁翰青是一位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他青年时期抱着科学救国思想,在1925年考取了清华学堂的化学系,1929年毕业留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后,徐光启提出八道奏章,主述训练新兵,教授使用枪炮,保卫国家。其中一折建议“监护”朝鲜,加强与朝鲜的联合,牵制......
研究者大多认为20世纪初叶的文化先行者如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在青年时代锐意于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的“疑古”探索后,至晚年却......
萧一山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鲜明民族革命史观的爱国史家,他在研究晚清的历史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华民族的自觉”是中华民族处......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民不聊生,衰老腐朽已极!虽然表面上是建立了共和的中华民国,但是徒有......
救国,是毛泽东早期行动的核心。在探求救国真理和道路的艰难征途中,毛泽东表现出了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敢于奋斗的精神、勇于在求学中......
杜亚泉是我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我国20世纪初期重要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
青年毛泽东志向远大,忧国忧民,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理想道路。在探求救国道路的进程中,青年毛泽东兼收并蓄,深度思考,提出和倡导过多种救......
杨杏佛是近代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中间”知识精英。受时代精神与西方思想文化的激荡,其救国思想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
明末以来,江浙地区始终是思想学术中心。当地文士形成了以社党、书院为外在形式,以学术、教育活动为载体横议天下的士大夫政治现象。......
《女子月刊》由姚明达和黄心勉夫妇于1933年在上海创刊,停刊于1937年。在这期间,《女子月刊》对于国政大事给予了一腔热情,呈现出......
杨杏佛是中国近代史上坚定的民主革命战士,面对近代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担当,不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科学救国”本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爱国主义进步思潮,建国后它曾被视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反动思想而遭到不应有的抨击批判。......
<正> 收回领事裁判权,是1840年鸦片战争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一百多年里,中国政治上的一大话题,也是清季法律改革的一......
丁文江不仅是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奠基者,而且是近代科学救国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和实践,主张......
在近现代中国文化教育史上,李叔同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学术前辈。他既是一位融汇中西艺术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更是一位创建新文化运动的......
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却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一生经历了清末、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阶段,与各色人物......
王造时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和理论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民主宪政理论的创造与实践。开辟了新的国家......
南宋学者王应麟在文献学领域成就显著 ,受南宋理学思潮的影响和南宋灭亡这一现实因素的刺激 ,对于历史与社会也有诸多颇具价值的认......
雷鸣远是比利时籍传教士,也是《益世报》的创办人。他不仅积极倡导中国本土化的传教策略,而且还努力"成为其中的一员",实现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