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相关论文
就文化而言,跨国主义认为并不存在一种独立自主、未受“污染”的纯正文化,所有文化都会在交流互动中产生变异并互相混合.用跨国主......
中国近代留学的肇始与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①密切相关。容氏归国后,建议清廷派遣优秀青少年赴欧美留学,学习先进科技,以改进当时中......
"双视野人"指的是那些可以同时感受到、认识到两个不同的世界视野或文化视域的人.容闳、伍廷芳与唐绍仪可作为这类人的典型,他们都......
翻开一部中国现代文化史,“留学”两字赫然在目。自从1847年容闳等三名学子随美国传教士布朗夫妇东渡新大陆,首开中国人留学的记录......
4月8日,“中华心同胞情——中国球星易建联篮球教学暨签名会”在纽约唐人街容闳小学举行。易建联在这里与学生互动,为孩子们介绍篮球......
她是《西施秘史》里忍辱负重、深明大义的王后雅鱼;是《容闳》里为爱执着、舍身取义、勇敢机智的青青;是《大清宝典》中泼辣外向、精......
19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现金矿,由此兴起了长达20余年的“淘金潮”。在此影响下,大批中国劳工也漂洋渡海来到美国,尽管他们......
容闳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志士,也是一位西学东渐的思想家。过去,在极左思潮的泛滥下,有的学者将他说成是“中国封建统治集团中洋务派......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前进的坚实基础。中国近代以来,众多的志士仁人对中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隋唐以来......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
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于中国30名幼童来说却极不寻常。就在这一天,他们离开了祖国前往美国旧金山港,......
19世纪中叶列强染指中国后,曾诱骗和拐掠大批华人出洋充当苦力,秘鲁掳获华工的情况便很有代表性。 1849年,秘鲁人来到广东、福建,用......
《曾国藩日记》曾记载他处理礼品的事,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湘军名将鲍超到安庆与曾国藩商量军务,来时特备了礼物,共16包,其中有许多珍......
在为数众多的涉及孙中山生平的文献中,有关“中国红龙计划”的描写和论述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计划毕竟只是一个未完全......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是沿袭了苏联的,如果不进行根本改革,最后难以避免苏联科技的经历。谈到教育和学术科研的难评估......
许多个他和许多个她的经历,组成了《留学美国》。学生出国升学的第一关是“托福”。近年各大学对“托福”分数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为......
钓鱼岛争端日前再起,航空母舰的“入伍”不仅振奋国人之心,更增加了中国海军的实力。军事对抗中彰显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其实,早......
洋行磨砺奠基业 徐润,又名以璋,字润立,号雨之,别号愚斋。1838年12月14日出生,清末广东香山北岭村(今属珠海)人。15岁时,少年徐润随叔父......
容闳(1828-1912),字纯甫,广东香山人,生于澳门彼多罗岛。他写过一本自传性的书,是用英文写成,书名《MyLifeinChinaandAmerica》,一九○九......
李扬帆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博士 央视正在热播《船政风云》其中说道,1866年,为牵制曾国藩,慈禧和恭亲王决定支持......
●民国外交人系列● “外交人很熟,地亦熟,事不熟,只好画诺,其责仍在诸君余抱先做人再做事次做官目的而来故官可以不做,而......
1908到1911年,容闳、孙中山联合美国人荷马·李、布思和艾伦等,在北美秘密策划了以“红龙-中国”为代号的反清革命方案.中美学者在......
若干年前央视曾播出过一部影视纪录片《幼童》,人们一定记得影片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容闳,他被称之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1828......
1776年,美国人在乔治·华盛顿的带领下,挣破殖民者的铁枷,用《独立宣言》昭告天下:“我们站起来了!”一百年后,美国人在尤利西斯·......
在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线上,树有一尊铜像,他两眼深邃,注视着铁路延深的远方,象征对某种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精神矍铄,显示出中国人......
容闳,作为中国留洋先驱者,经历了“边缘人”普遍拥有的文化身份窘境:从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到文化的混杂与融合,再到最后追寻出中美......
容闳、王清福和李恩富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较早留学美国的学子,他们以自身卓越的才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树立了华人的正面形象,同时也为......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我国一些勇于进取的青年,摆脱清廷“闭关锁国”的束缚,到海外去学习考察,寻求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探索强国富......
游美之举,非同凡响,民众皆略有耳闻.然而,此创举如何发轫,其进展使人如何鼓舞,其夭折使人如何惋惜,却鲜有人确知其内情.故笔者自觉......
第七章、国藩辞世书局不振一、期待上午,在金色的阳光下,江波粼粼,闪亮耀眼。黄军门和李军门率领兵士在下关码头江面上的“威靖”......
1872年至1881年,清政府派遣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幼童前往美国生活和学习,这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便于管理,清政府设立......
清政府不止逼了容闳一人,清政府最终是逼得自己走向了灭亡。容闳,近代中国留学耶鲁第一人,可算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归,被誉为“......
晚清政府首次向美国派遣留学生没有按照原计划时间进行,而是中途被政府撤回。留美活动中断的主要原因有:晚清政府面对外侮的急功近利......
容闳是我国留学史上的先驱人物,最先提出派遣幼童计划,并达成所愿,成功派出历史上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为我国的留学事业做出了颇多......
十八、赞助rn游云像潮水一样在天空涌动,遮住了太阳,天阴沉沉的.rn须臾,暴雨如注,洼地里和水沟里都积满了水,道路十分泥泞.书局大......
“先驱”的箴言 本文“先驱”指的是中国近代杰出爱国者、近代化的积极开拓者容闳。容闳系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生于1828年,一生......
容闳是近代广东的名片,也是现代珠海的名片,本文拟通过对珠海档案馆的相关史料综合分析,从中发掘当年的书信内容背后的意义,重新探寻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