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体赋相关论文
夸丽铺饰,是散体赋初立体制时最明显的文体特征,也根深蒂固地贯彻了整个赋史。但从两汉之交京都赋的写作开始,其内容已呈现明显的征实......
明代云南辞赋崇尚古赋,辞赋创作始终沿着复古的道路发展演变。赋文模仿和继承了汉大赋中文体赋和骚体赋的精华,同时在此基础上也有......
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位代表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政论化的倾向在散体赋中越来越明显。议论在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赋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看,先后出现了骚体赋、散体赋、骈体赋、诗体赋、律赋、宋文赋等不同的形态。有关文体赋的起源学界向有争......
历来对文赋的肇始是有争议的,无论是汉代的散体赋,还是唐始的新文赋,实际都可称为文体赋。但从句式、音韵、叙事方式、抒情色调之浓淡......
本文认为 ,代表一代文体的西汉散体赋更为确凿可靠的渊源当为先秦隐语。在确定正源的基础上 ,本文从结构、语言、作者构成和文体功......
分体研究汉赋的起源问题,已成为学界的共识。散体赋在它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吸收其他文体的某种因素。经过爬梳、分类研究先秦时......
【正】 元明清辞赋被人忽视,由来已久。唐以后的赋从明代起就受到批评。李梦阳首先提出“唐无赋”,要求人们“究心骚赋于汉唐之上......
<正> 最早考究汉赋渊源的是东汉班固,他说赋是“古诗之流”,是从《诗经》发展来的。在《艺文志》里,他还讲了从《诗经》经过屈原,......
汉赋的典型体式是散体赋 ,而散体赋中最能反映汉赋的特色与时代精神的 ,是写京殿、田猎的骋辞大赋。尤其《昭明文选》归入“京都”......
司马相如、扬雄的大赋作品不仅展现了汉帝国宏伟的气势和繁荣昌盛的面貌,开启了一代恢宏富丽的美学范式,同时也折射出古巴蜀人那“......
<正>从1982年起,赵敏俐教授相继拜伍心镇、杨公骥两先生为师。初治先秦文学,后延及两汉,最后学术阵地,牢牢钉于两汉,不管四周强敌......
诗体赋从《诗经》四言演变而来,经过战国末及两汉的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五、七言诗的兴起而产生五、七言赋。赋的诗化和诗的......
这里的“汉赋”主要指汉代散体赋,关于其起源的说法有多种,其中“隐语说”所出较晚。由于缺乏详细论述,这一说法在目前得到的关注......
【正】文体因其不同的表现功能,可分为抒情性文体、叙述性文体、论说性文体。文体的表现功能又是可以互渗的。诗以抒情为主,可兼叙述......
赋是一种非文非诗或是兼有诗歌散文特点的特殊文体.它既有散文的铺叙直陈而无其散漫无韵,它有诗歌的音韵节奏而又无其严整格律.但......
西汉散体赋和先秦隐语在本质特征上有相似性,它们都以"状物"为表达的目的和手段,从而可确认隐语为散体赋的正源,并以此作为探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