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派相关论文
“本色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理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开始正式进入文学批评领域,于宋代诗学批评中日渐成熟,在明代戏曲......
明清之际的封建郡县之辨有三种典型论述模式:一是“回向三代”的复古派,着眼周制与秦制的政体之辨,强调“非封建不能尽天下人民之......
都说“‘95后’,有性格”,那性格可不是显摆出来的。今天,我们就从“头”说起。 他的头发会发光 要说咱班发型最酷的,非......
本文选取明清时期两种不同倾向的诗学理论, 即偏重于“法度”形式的诗学和偏重于“性灵”独抒的诗学作为考察对象, 旨在通过对比研究......
翻开《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一书,我们依然能感受到80多年前文坛论争的硝烟。鲁迅手持“匕首”和“投枪”与论敌进行激......
缓慢涉足建筑理论的双子,曾修美术史,为非努力型语言控一枚 伍迪?艾伦2011年的新作《午夜巴黎》赶上了穿越剧大巴的末班车,让中国......
巴鲁迪——复古派先驱者,其诗歌“悼亡妻”也体现了阿拉伯当代文学流派复古派的诗歌特点.其中包括风格,内容,结构,以及艺术特点和......
摘 要:现代阿拉伯诗歌主要分为三大派:复古派(传统派),浪漫派以及自由派这三派。每派都有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后两派可视为对前一排的创......
明嘉靖年间冯惟讷编纂的《古诗纪》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全集式”诗歌总集,在文学总集编纂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多认为《古诗纪......
明代中期有“复古”和“解放”的文学争论.复古派以“前七子”与“后七子”为代表,提倡文学复古,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此后......
朱多煃明代宗藩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好学,及长交游士人,形成了广泛的文学互动,并组成了芙蓉社.他的文学互动不仅带动了......
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谭元春共同编选、评点的诗歌选本《诗归》,通过推尊初唐张说、张九龄、陈子昂和盛唐王维、孟浩然、王昌龄、......
这本书是一个学生塞给我的。我不是不愿读,是内心一直对吴宓没有好感,其理由与一般人一样幼稚得可爱: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在天翻......
冯复京的《说诗补遗》是一部体现了其诗论观点的著作。冯复京通过对汉魏诗歌的辨体以及具体作家作品分析,体现出其对汉魏诗歌的推......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任刑部、兵部主事.武宗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专权,......
本文通过对富吴体人物考、北京三杰考、富昊体文章考等系列考证,认为将富吴看作古文运动先驱者的传统说法是夸张的,富吴体是骈文体内......
谢榛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以诗著名嘉靖间,布衣终老。其诗以近体见长,能熔铸变化,较少模拟之习。尤精于五律,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句响字稳......
明清之际的诗学批评家王夫之以其批评视角之独特、观点之锋芒毕露而闻名,通过王夫之对复古派的前后七子诗学思想批评的系统梳理,来认......
【正】 明代末五子之一的胡应麟,他的诗歌理论每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者们所提及;他的小说理论,虽有片言只语为小说史家所征引,......
很多学者对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承接关系有过论述,认为他们之间观点相同的方面是主要的。可是在对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观点进行仔......
明代中叶的文学复古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而复古派“前七子”之主将李梦阳与其成员康海的关系,在他俩之一生中至关重要......
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存在着新变派和复古派的斗争。在特定时期,往往会一派占据上风,但随着文学环境的改变,它们又会此消彼长、更迭往复......
文章主要探讨了许学夷有关唐代元和体和宋诗的关系,兼及明代复古派有关宋诗的看法。认为许学夷指出元和体是唐诗发展的一次大变化......
明代著名文学家、唐宋派诗文首领王慎中,在前七子复古主义大潮席卷文坛时,勇敢地举起反拟古大旗,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结合自己的......
唐代是中国诗歌理论与批评实践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代诗论可分为格式、复古两大流派。格式派诗论的基本思想背景为南朝流行的性灵说,......
【正】 元明清辞赋被人忽视,由来已久。唐以后的赋从明代起就受到批评。李梦阳首先提出“唐无赋”,要求人们“究心骚赋于汉唐之上......
【正】 我国辞赋艺术自楚、汉定尊,历千余年之流变,中经“渐趋整炼”、“益事妍华”的晋、宋、齐、梁骈体和“课以四声之切,幅以八......
明代赋学,出于对唐宋以来辞赋创作浮靡风气的反省自拯,以及对元代祝尧等赋论家重情说的继承,复古重情成为当时的理论倾向,且表现出鲜明......
“唐无赋”,此明人李梦阳之论。何谓“唐无赋”?文学史(包括批评史)家等视“宋无诗”,以为明代复古论之共识;赋学研究者着眼于“赋”体,举......
<正> 前几年关于宋代诗歌的讨论,大抵侧重于如何概括宋诗的特点,如议论化、散文化等等。作为中国诗歌史上一种风格的代表,通过一句......
学术界往往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早揭起“创新”旗帜的是诗歌,其实严格地说是话剧。陆镜若、欧阳予倩等在日本组织“春柳社”并在......
【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马克思......
以书喻诗是明代复古诗学重要的批评策略,其上源自于苏轼与严羽,而后大盛于前七子、后七子以及末五子,这种将书学与诗学并举的言说......
明神宗万历年间乃是明代文坛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一股以李贽为思想领袖的新的文学潮流逐渐兴起壮大,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垮了盘踞......
<正> 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发生后,胡适、鲁迅、沈从文、许寿裳、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大批文化人纷纷南迁。时任北京女......
李攀龙是继边贡之后的又一位山东籍文坛巨匠,作为“后七子”诗社领袖,他对嘉靖后期山东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通过结识志同道......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节拍学家沈璟点定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历史地证明中国音乐标准节拍产生的时日。《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不但是四声谱,更重要的它是......
王阳明龙场悟道前后诗歌创作情况的不同体貌说明,龙场悟道不仅对于其哲学的良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其自身的生命意义以及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