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交往相关论文
明中期的嘉靖至万历初年是白族文学交往的第一个高峰期.通过对这一时期白族代表文士杨士云、李元阳、杨南金、樊相、董难、吴尧献......
文学何以成为文学?也就是“文学性”问题,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至二十世纪初,渐成为文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时至今日,学界对此仍争......
天才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不幸英年早逝,使得与其文学交往甚密的左拉感到无比的痛惜。在这种无法抑制的情感的驱动下,左拉于1893年7月6......
中晚唐时期的“靖恭杨家”,既是繁荣鼎盛的政治家族,又是颇负声望的文学家族.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与杨氏家族有着很深的政治与文学......
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开首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这话听起来很惊人。有根据吗?有。魏文说,“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
作为日据时代台湾顶尖作家的张文环,曾在1930年代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机关杂志《杂文》的文学建设活动。他的《台湾的创......
有机会读到吴格非老师的新著《1848—1949中英文学关系史》叫,实在是一大幸事。百年来的中英文学交往的人物、活动可谓不少,设若一一......
晏 来:赵老师,你好!访谈的计划由来已久,因为我们已经有多年文学交往了,早就读过你的中短篇小说集《舞红》《坏轨》,知根知底,了解你的创......
战时大后方文学与法西斯国家文学交往片论苏光文如果说,和平时期文学对外交往还有一定的弹性、模糊性与宽泛性的话,那么战争时期文学......
明中叶以后园林渐兴,延至明末风气更盛,绍兴一地更是园林叠出。明末绍兴园林兴起呈现出很明显的家族性,优质园林往往簇集于世家望......
本文在近年来路遥文学年谱等当代文学的史料整理进展之下,尝试继续发掘路遥的作家前史。路遥1960年代的人生行止主要是对政治生活......
日据时代台湾文学界与日本本岛文坛在文学交往过程中充满了“张赫宙情结”,即以在日本文坛成名的殖民地朝鲜作家张赫宙为榜样,竭力以......
当代生活世界的文学审美和消费显示出与此前时代文学现象不同的意义品质,这种意义品质要求我们从交往论的视野来探寻其合理性维度,......
明代中国与东亚汉文化圈中的周边国家有着广泛密切的文学文化交流,其中以明朝与朝鲜的文化交流最为频繁而紧密。自朝鲜王朝建国,正......
瞿秋白与鲁迅的文学交往,以及他们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和文学事件。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论争......
<正>20世纪20年代,以茅盾、郑振铎、叶圣陶、谢冰心等为代表的众多作家发起的"儿童文学运动"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事件与文学现象......
网络传播的兴起,改变了文学交往的环境和方式,更给文学交往主体的审美心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网络传播条件下,文学的创作主......
临川王氏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宋代南方文学家族。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蓬勃活力,及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成果,至今犹让人仰慕、惊叹不已;它在......
人们在谈论德国接受理论时,几乎只提康士坦茨学派,而对当时另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民主德国的"交往美学"所知甚微。与西德的"接......
网络传播的兴起,使文学交往主体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传播条件下,文学交往主体的不对等关系瓦解,平等的互动关系建立;直接交......
清代先後有数批流人被遣戍到东北地匾,時间上以顺、康、雍三朝为主,空间上以盛京、事古塔、卜魁等为主要流放地。很多流人在塞北苦......
弘农杨氏是唐代重要的士族之一。其族姓源于姬姓,产生于周代,定型于战国。其家族诞生于西汉中叶,东汉成为天下望族,至曹魏渐衰。南北朝......
【正】同光体闽派代表诗人陈宝琛(1848~1935),早年也是"前清流"的中坚人物。据陈声聪《兼于阁诗话》卷一:"清末所谓清流党,其骨干......
罗杰·马丁·杜加尔与安德烈.纪德是分获1937和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法国作家。以他们的文学交往为主线,探讨两位作家在个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