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之辨相关论文
对于辞、赋、骚三种文体,根据《文心雕龙》和《昭明文选》的对比可知刘勰与萧统对于同一文体的不同认识。刘勰虽没有将辞或骚列为......
梁章钜《退庵论文》重提六朝"文笔之辨",厘清"文"之内涵,意在提高骈文地位,批驳古文家穷经注史、远离文之本质、贬低骈文的观点。较之......
六朝人对"文"的观念辨析包含对"文"外延的界定和对"文"的内涵探讨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泛文学文体观念和纯文学文体观念被戏剧性定位......
中古时期,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创作繁荣,文学创作个性化突出,文学理论初具规模。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
嘉道时期,阮元撰写了一系列文章考辨文笔,定唐宋古文为笔,非继承孔圣文统之“文”.以此奠立文选正统,排斥桐城古文,又通过策问学海堂弟子......
"文笔之辨"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对"文"概念的界定,体现出纯化和审美化两大倾向。刘勰的文笔观是考察"文笔之辨"......
文字作品构成的途径有二:一为先"口出"后"笔书",如古史官所谓"记言"以构成书面文字作品,"口出"有时将经历一个较长间隔才得以"笔书";二为直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应用写作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及本科院校中文系的基础课程,富含丰富的文化因素和人文内涵,诸如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历史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天才"与"学问"是一对关于创作论的文论范畴,南朝重博学的世风使"学问"首次进入文论领域,出现了重才、重学、才学折衷三派理论,而......
从"言笔之辨"探索古代文体学,很有可注意之处。其一,从"言"探讨文体起源的原生态,这从《尚书》典、谟、训、诰、誓、命六体皆"君出......
中国古代史学文本理论具有客观主义的特质,史学文本写作实践却表现出反客观主义的文学化情形,由此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并......
"文笔论"是六朝文学批评的重要论题,唐代以后归于沉寂,直至清代中期又被重新提起。阮元发起"文笔之辨",曲解其内涵,将有韵无韵之别......
伴随着魏晋以来文学自觉意识的觉醒,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意识更加突出,新旧文学观念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文坛上出现了“声律说......
梳理学术史,南北朝时“文笔之辨”具有韵无韵、公家私人、是否讲究技巧三大区别;“文笔”地位又随与中古政治、文化起伏升降。考察“......
民国之际的"文笔之辨"既是文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亦与骈文和散文之争的文学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刘师培、章太炎、黄侃等一批学者以北京......
对刘宋时期两位著名诗人谢灵运和颜延之如何评价,历来是文学史上诉讼不决的一桩公案。钟嵘《诗品》则作出了扬谢抑颜的评语。本文认......
“文笔之辨”是南朝文学史上重要的现象,它厘清了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流,将文学划分为“有韵”之文和抒情之文。探讨南朝“文笔之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