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形变相关论文
1 研究背景我国将大地测量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多手段、多队伍的地形变监测学科,积累现象了......
系统回顾多手段地形变监测应用于地震中长期预测和中短期预报的若干实例,以及震后总结给出的突出形变异常和巨幅形变异常未能对应......
通过对跨断层测量特点的分析,提出断层运动中趋势性成分具有反映区域地壳形变及应变能累积程度的意义。据此建立形变趋势累积率的......
相对于一般地震中快速的断层作用而言,慢滑(SSEs)是另一种形式的断层形变。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很多俯冲带板块边界观测到了这种短......
运用地壳形变趋势累积率DC 值对中国西部跨断层形变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断层活动引起的形变累积的区域图像并对其孕......
根据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的跨断层流动水准测量资料,分别从断层形变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断裂带上断层形变平均活动速率的分布和......
对地球自转、断层形变和地震活动三者各自的活动性规律进行了比较,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几点新的认识1)地球自转速......
摘要:运用1983~2009年云南地区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观测资料,研究了该时段3组7次M≥6.5地震(澜沧—耿马M7.6、M7.2,......
本文利用首都圈跨断层形变观测和观测场地的综合调研结果,对跨断层基线、水准各测项的综合效能进行评估,对断层整体活动信息进行分......
在分析断层形变资料时,异常的识别和判定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传统判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本文基于所谓异常就是对正常的某种程度背离,提......
通过对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南北地震带断层形变时序演化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印尼8.7级地震触发了汶川8.0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
跨断层形变观测具有短测线跨活动断层(测线长度数十、数百至数千米)、复测周期短(1至数月)、跟踪性好的特点。物理意义明确,既可能......
GPS速度场是研究断层形变的重要资料,GPS站点的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断层形变参数反演的可靠性。本研究主要对PCM编码式的布设模......
以1982~1995年云南中部地区跨主要断裂短基线(水平)、短水准(垂直)的监测资料为窗口,经数模计算和反演,讨论了该区现今构造活动性及......
探索由断层形变资料提取应变强度比并获得动态图像的方法 ,结合 2 0 0 0年景泰 (Ms5 9)等震例 ,给出由我国西部甘、宁、青及川滇......
运用前兆综合信息量S、前兆群体非均匀度ID以及近源异常凸现值NS的数学分析这三种方法,对云南地区1982~2004年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资......
以合肥台跨郯庐断裂短水准数据为基础,结合华东地区中强震及安徽地区小震释放能量分析了历史测量资料在地震期间的变化,研究了辅助......
用四点组斜率信息法全时空处理了首都圈全部跨断层短水准和短基线测量资料 ,然后以观测台站 (或测点 )为单位 ,将同一处多条测线的......
以块体活动边界及地震活动性为目标,对南北地震带和华北等我国部分区域(189处,248条)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
对大灰厂断层形变测点的36年基线、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研究,将观测值的变化转换为断层的水平和垂直活动量,并从断层活动方式与......
根据断层形变求解的华北地区异常参数和应变累积率,研究了华北主要断裂带的断层形变异常及其应震特征。同一断裂带上的形变异常与......
大地震多发生在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因此断层形变的监测与研究非常重要.多年来采用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跨断裂带综合观测剖......
运用云南地区1997~2002年的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资料,研究了姚安Ms6.5、永胜Ms6.0级地震的形变前兆异常特点.以断层运动速率与基准值......
已获得的主要成果有 :区域断层活动特点 ,断层活动性与强震发生的关系 ,应用断层形变确定活动块体的边界 ,依据断层形变提出地震危......
针对走滑断层震间变形,合理的GPS站点布设可准确反映断层形变状态。稀疏的站点不能完整的监测震间形变信息,密集的站点虽可以较好......
地震前后,随着构造应力场的增强或减弱,断层测点群体偏离稳态变化的程度随之增大或减小;同时,由于震源体内外介质物性的差异,断层......
大地震引发的断层错动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断层蠕滑造成的地质灾害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断层活动速率变化异常与地震的孕育存在一......
利用截止于2013年5月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了芦山震区周围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三大断裂的走滑、水平张压......
介绍了一种实时跟踪断层位移活动的智能化断层监测方法.该方法自动化程度很高,监测水平处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被应用在黄贝岭地下......
以合肥地震台跨断层短水准数据,结合地区小震释放能量,分析历史测量资料在地震期间的变化,并研究辅助资料对测量资料的影响,得出:......
根据龙门山构造带上的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计算了龙门山断裂带1986年至2008年1月的垂直活动速率、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及测线的月变化......
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和地壳形变图象动力学参量方法,对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69条跨断层形变观测时序(1997年1月—2008年1月......
利用1984~2008年唐山台跨断层基线和水准数据,分时段研究断层的运动特征,计算出唐山断裂水平形变、垂直形变特征及断层活动速率。......
利用华北北部地区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的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 ,研究了该区强震前的断层形变异常。结果表明 :唐山、大同和张北地震......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部的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和断层形变资料,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后的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
对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断层形变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发现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是中等强度地震发生的显著背景 ,并且往......
利用北京地区 1994~ 2 0 0 0年的跨断层形变资料 ,研究了张北地震的形变前兆规律。以形变速率值和基准值之比作为异常参数 ,定量分......
分析了华北北部 2 0世纪 70年代初以来的断层形变资料。结果表明 :震前断层活动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短临阶段断层形变异常主要......
根据中国华北地区断层形变测量资料的系统处理结果和已知构造带的分布 ,给出了该区现今主要块体的活动边界 ,分别统计了不同区带断......
将云南东部的断层网络视为一个互有关联的动力学系统,利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对该系统15条跨断层短水准和14条短基线资料进行处......
探索由跨断层水准和基线资料提取应变强度比 (趋势因子 SRT及压性因子 SRC) ,并借助最小二乘配置获得其时空域连续变化的动态图像......
对华北地区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断层活动速率,根据这一指标求解断层形变异常强度。基于其时空变化特征与本区中、......
结合多参考自适应噪声对消和小波模极大值去噪理论,研究了新疆独山子台跨断层垂直形变观测数据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气......
应用最新的全国垂直形变速率图和各地区不同年代的形变(速率)图,编绘了相应的形变速率梯度图,计算了若干跨断层测量台、点资料的低通滤......
本文基于山西带跨断层形变测量的全部历史资料,通过对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和1998年张北6.2级二次地震前断层形变群体性异常变化......
运用1982年至2009年云南地区跨断层短水准和短基线观测资料,计算得到了主要断裂的现今活动速率,研究云南地区断裂的现今活动特征,......
对7次巨幅形变异常事件研究后认为:1)巨幅形变事件是指与其自身本底变化幅度相比相差悬殊的形变事件,如半年至一年的变化幅度,超过......
根据对首都圈75项断层形变监测资料的多年分析提出,在地壳形变的失稳阶段的断层形变异常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持续1~2年或更长时间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