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论相关论文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 ,是 80年代形成的科学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 ,运用三论原理 ,研究我国运动队集体建设......
【摘要】 态度、价值观是人的发展的原动力,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成功的教育应体现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即符合人和社会......
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协同学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合称为“新三论”或DSC论。文章在澄清了知识有序......
[摘 要]文章以系统科学中的新三论方法作为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B-Learning教学结构、E-Learning学......
目前,科学方法论已从原先的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发展到当今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人类理性王国的宫殿中又增加了三颗光彩夺目的理论明珠,即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与系统论、控制论和......
【正】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保持企业状况始终良好的问题。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看,就归结为......
<正>各人对外界的事物所见不同,评价也就不一样。我喜欢看考古发掘方面的介绍,觉得几十年来这方面的收获太大了,因而自然想到,考古......
<正>浙江人创造的特色小镇,弥补了城市的一些不足,起着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修缮的功能。特色小镇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优于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目前,我国学术界在对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深入研究的同时,又把注意力转向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有些报刊杂志......
在研究古典文学价值取向时,应力图阶级分析与人性分析法的实是求是结合,或者分工,或者并行不悖。这是多角度多层次审视文化遗产的......
【正】 一、如何在百家争鸣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对我国出现一个生机勃勃、思想活跃、创作繁荣的好局面,已经期待很久了。我们对......
<正> 一当代,许多学科相互冲击汇合,许多学科不断分支演化,出现了纵横交错的新兴学科。知识的迅速增殖,使专业工作者也感到应接不......
"新三论"的系统方法,符合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人本导向和能力导向,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这些方法在大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
<正>请撰写您个人专业成长和心路历程的小传在25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的心路大体上经历了从"安身"到"立命"再到"率性"的过程。我是198......
区域创新体系(RIS)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国家创新战略的实现。本文在区域创新体系面临四......
<正>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要不要运用新方法?大家不会有多少异议。时代在前进,观念在变化,学术研究当然不能原地止步。其实古人的......
人才聚集效应是人才聚集现象在达到特定条件时的外部表现。人才聚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特例,不仅具备子系统、结构、层次等系统基本......
<正> 协同学(synergetics)是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与耗散结构理论一样,协同学也是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保证外......
<正>英国是现代警务制度的发源地,持续不断的改革使其警务制度得以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并始终走在世界各国警务制度的前沿,成为世界......
<正> 现代系统科学已经从“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发展到“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老三论和新三......
本文在分析"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系统方法特征的基础上,就"老三论"对教学设计理论形成......
【正】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数学家、工程师香农(C、E、Shannon)发表《通讯的数学理论》,美国数学家维纳(N、Wiener)发表《控制论》......
<正>创立于北京电视台建台三十年之际、并在卫视平台播出的新闻节目——《新闻晚高峰》,对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北京电视台及......
自组织理论包括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是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在......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送,而是知识的传递与生成,于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的教学传播模型的局限性凸现出来。作为对这......
文章以新三论为基础,探讨了情报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即开放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有序化原则、协同性原则及稳定性原则。......
<正> “老三论”的提出对当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维纳的控制论、申农的信息论及屈浦缪勒的系统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推动......
本文对网络环境下"新三论"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和其对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并对实践教学中应给予重视的几......
【正】 法国著名数学家R·托姆1972年发表的著作《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解决了“原因连续作用有可能导致结果的突然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科学方法的应用亦突破了原来的范围而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