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理论相关论文
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启蒙主义话语的主导性表述,李泽厚“主体性哲学”对当代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新时期文学理......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南昌大学中文系、《高校理论战线》和《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联合主办......
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主体的觉醒阶段、90年代走向边缘和分化的精英主体消解......
欧洲的衰落与东方的崛起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文明的重心逐渐从西欧经......
文学的“价值论”研究,始终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新时期以来,传统文艺学体系中的庸俗社会学与机械认识论,已经无法满......
一在新时期文学理论3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包含着文学观念上的创新和论争,而且始终包含着对此前各个发展时期包括新时期自身不同......
如果对中国的文学理论话语进行细心的爬梳与考察,便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它们从来都与言说者的身份认同密切相关,而不仅仅是纯粹......
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文艺理论界近百名学术同仁会聚长沙,在中南大学文学院成功召开了“2005: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理论在思想解放和新启蒙运动中起步,通过对他律论的修正和否定,开始自主性文学理论的建构。出现于中国......
【正】 “文学审美论”是众多看待文学性质和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之一。从历史上看,“审美论”是从外国引入的一个术语,在英语里是aes......
新时期三十年来所形成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所概括的是一种新的文学理论结构体系和......
论文采取史论结合,以史带论的方式,以80年代的主流期刊与杂志,诸如《外国文学报道》、《外国文学动态》、《文艺报》、《外国文学......
<正>本文所说的文学理论是做广义理解。1982年乔纳森·卡勒堪称一代经典的《论解构》,开篇就在试图廓清文学理论的定位问题。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