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主义相关论文
王国维早期对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等西方美学和道德观的译介和运用,充满了主观上的偏好和倾向。这些偏好和倾向主要体现在对下层国民......
大萧条,对于上世纪的美国而言,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创伤时代。1929年,随着证券市场的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危机、贸易萎缩纷至沓......
电影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在今天,电影如贺拉斯评价诗时说的那样既甜美,又有用。人们注意到了它的道德影响能力并且已经习惯......
备受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等世界级文豪推崇的苏......
学位
赵建逊(以下简称“赵”):王老师,近年来文艺理论界对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论争非常激烈,想必您一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我来......
<正>2010年3月26日,应复旦大学中文系张宝贵副教授之邀,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刘悦笛研究员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就"当代艺术的中国性问题"......
好的学术著作,总是把人引向问题的深处。读叶世祥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激发出我很多的新想法。这本用功八年、精心打磨......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出现“审美论”转向,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意识形态”论;近年来,对......
感性个体生命信靠与归依的问题,相比于德国浪漫派,刘小枫认定中国的诗化哲学更能提供出路和答案.中国传统儒释道的诗化哲学不仅指......
学界对方东美是否属于现代新儒家曾有争论.根据他思想发展不同阶段,应分为30年代的前期方东美与60年代的后期方东美,其中只有后者......
“物感”是在中国六朝时期成熟的审美主义文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物哀”则是日本古代具有民族特质的重要文艺理论,不了......
该文认为,尽管福柯的"生存美学"主张有着一定的危险性,但基重要性却远远大于危险.说它危险,是因为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隶属于审美......
本文试图以朱光潜早期对克罗齐和尼采的接受为逻辑起点,以西方现代性理论为参照,在中西比较的理论观照下,从审美独立和审美主义两个方......
在中西方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审美主义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所共同信奉的一条摆脱感性与理性分裂的救赎之路.审美主义不是仅仅......
忧患与焦虑构成了周作人思想的两极,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周作人心中的苦结和异常复杂的思想状况.该文以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价......
作为一个文化人,林语堂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况,这句话确实标明了林氏非常自觉自明的文化姿态——他的文化观......
九十年代以来,樊忠慰的诗歌在诗坛中可谓独树一帜。他既没有像知识分子写作那样讲究写作的谱系,讲究诗歌文本中文化、历史等学科知识......
王国维的审美主义思想形成于“跨文化历史语境”里,这种特殊的背景决定了他的审美主义思想不可能是西方审美主义思想的照搬引入,也不......
以教材为载体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是现代教育学科建制的产物。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对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有着直接影响。在中国现......
尼采的超人哲学、“日神与酒神”艺术二元论、审美人生等美学思想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的问题域,他的箴言写作和独特的个人风......
现代审美主义的扩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成态势,而同时期的英国作家D.H.劳伦斯也进行了大量创作,其观念与作品受到审美主义扩张......
作为一部有着浓厚形而上学情节的当代网络小说经典著作,《花千骨》有着其在哲学-美学层面无法替代的价值.它讲述的是一个带着中国......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杰出学者,从事文史哲学的研究数十年,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
或许只有在20世纪以来的思想变革和学术变迁的整体视野中,才能厘清审美主义与中国文学史写作的复杂关系。从晚清至五四时期的启蒙......
人类自身独特的特性是考察“审美”思维的基本出发点,刚刚出生的人是不完全的,还需要文化和社会的进一步塑造,进而获得理性与感性......
"审美"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塑造、包括美的陶冶,使人摆脱单纯受欲望的支配,以求感性与理性统一这一认识为前提的.它对人自身的全面......
一重新思考审美主义罗雅琳:吴老师,在您即将出版的著作《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商务印书馆,即出)中,第一章修改自您19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的创作对生存经验的复杂观照和对审美体验的丰富传达,使文本具有一种新旧杂陈的繁复的美感内涵,建立起......
福柯后期思想发生了“伦理转向”,即从知识考古学和权力谱系学转向了以自我风格化为旨趣的主体诗学。他从“性经验史”中去发掘古......
主体是福柯的解构对象,也是福柯一生的困惑。关于主体,现代以来的哲学始终包含愤懑和不满;在“主体之死”的喧嚣声中,后期福柯开始转向......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
期刊
考察汪曾祺20世纪90年代小说,发现其审美追求无论从审美境界、主题思想、还是在主体感情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异:80年代温情的审美......
中德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美学中心的代表,曾经在审美精神领域携手走在世界的前列。可是在近现代,中国逐渐失去了这种精神,目前工业......
诗学中存在着两种价值标准和评价尺度,一种是以伦理的'善'为价值标准,一种是以艺术的'美'为评价尺度.依据价值标......
当代都市美学范式为当代文艺、审美难题的求解提供了新的视域、思路和切入点。欧洲城市化的进程与现代美学崛起的进程重合在了一起......
梁启超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趣味”的本质、特征以及在人生中的意义,认为“趣味”是文学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本质特征;梁启超立足于感......
近代学者王国维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与文学思想来剖析中国古典丈论,从而使中国文论步上了现代丈论的发展之路。本文旨在从其《红......
尼采审美主义源于对叔本华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独特体悟.其特点在于,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中寻求生命救赎之途.尼采认为,由日神精神......
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人道主义大讨论直接构成了“告别历史”的意识形态话语,而对“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并非仅......
审美的特殊身份为审美现代性在一定场合通过批判方式表达现代性思想立场排除障碍,但审美话语的过度膨胀却又弱化了这样的批判.本文......
文学审美论是当代占主流地位的文艺观,随着现代向后现代的发展,这种文艺观也在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反思。而现代性则是这种......
文化研究范式对审美主义范式的改变,遮蔽了文学原有的审美性。目前有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可供修改的方法,这些努力均意在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