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论相关论文
既往学界对于袁宏道的研讨,多集中于对他关于文学的"性灵论",而对于他的审美论研讨较少。晚近学者普遍倾向于认为,袁宏道大约在150......
艺术反映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要继续深入研究能动反映论与文艺学的关系,解决艺术反映论理论上存在的诸种问题,这......
一、认识论文艺学、审美论文艺学与文化研究:新时期文艺学的发展轨迹解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认识论文艺学在我国居于主宰地位,......
在我曲曲折折的艺术征途上,时常让我心慌意乱、黯然神伤,不知何方有路……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总会浮现出一些明灯股的老师,田世信......
一、文学审美论:他律本质论向自律本体论的转向rn审美体验论、人类学本体论文艺美学摒弃文艺的认识论本质的追问,而着力探究人类文......
文章主要探讨诺思洛普.弗莱构建文化批评的方式。他以文学为切入点进入文化批评,由词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形成的两极张力构成了其整......
早期的何其芳认为文学是一个纯粹的、审美的、独立自足的世界.随着何其芳人生境遇、思想观念的转变,他的文学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山水诗在中国古诗中地位特别。古人往往寄情山水,以摅怀抱,故借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山水诗习常的旨趣,而山水诗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文学反映论经历了宽泛的社会联系的现象反映论、先在的认识论的本质反映论、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文学反映论......
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论到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论述,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意......
苏轼的“寓意于物论”与康德的非功利审美论王世德中国古代美学有丰富的遗产,有卓越的成就,有些美学思想比西方提出得更早,并有不同于......
音乐是关涉生命主体自身心灵世界的精神活动,既不能脱离人的知觉现象与体验结构,更与人的心灵活动与性情世界密切相联。即性即心即情......
<正>贝内特·雷默(Bennett Reimer)生于1932年,逝于2013年。他自1955年投身音乐教育事业以来,在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身兼众多要职,......
诗画本体论、创作论、审美论构成了苏轼"诗画一律"这一命题立论的三个维度。就诗画本体论而言,二者都强调情志人心是诗画之本体;就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唐代及其前期人物绘画的本体理论主要是指这一时期基于人物绘画的审美心性和生命体征而生成的切入艺术本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学界对于其《人间词话》诗学属性的研究一直充满了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他受中国传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美育,在民国初年蔡元培那里就得到高度关注并有系统设计,但由于种种原因,蔡先生的理想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教育一度受......
欧阳修具有多面艺术才能、广泛艺术实践和审美兴趣,他对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都发表了不少重要见解。从一般艺术学出发可以完整......
<正>在中国古代戏剧批评史上,何良俊算不上大家,他的曲论观点主要集中于《四友斋丛说·曲论》之中,其篇幅和所涉及问题虽较为有限,......
<正>作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平台资助项目的专题成果,由北京舞蹈学院附中闫桢桢撰写的《东方舞蹈审美论》于2015年5月由社会......
审美论与文化政治论是20世纪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和美学中两个彼此对抗的理论倾向。审美论发源于启蒙运动,并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核......
新时期文学语言学批评是文艺学和语言学共同介入的学术活动,它的形成与确立得益于两者的合力推动:文艺学界通过"为文艺正名"的方式......
文学本质论是对文学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性与功能的理论认识,它与文学价值论及文学审美理想等密切相关,这既关乎对文学事实的认......
【正】 “文学审美论”是众多看待文学性质和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之一。从历史上看,“审美论”是从外国引入的一个术语,在英语里是aes......
文学是文化形式的一种,文学理论也是如此。文学理论表征必然受到整体文化的影响。本文梳理了中西文学功用论的发展脉络及重要特点,......
<正>若从邓石如北碑楷书算起,北碑书法的创变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北碑书法变革历程中,破旧立新,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
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西马化"模式,是一个颇值得注意的倾向。这种倾向已经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目前的文学理论"西马化"模式,主要表......
李商隐《锦瑟》诗的审美论析唐嘉荣一、朦胧美与朦胧意境中国探究美者,早有“美在距离”之说,而距离美就包含在朦胧美的氛围之中,朦胧......
张万有主编的《文学语言审美论析》(以下简称《论析》)一书已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著名修辞学家、语文专家吴士文教授为之作《序......
期刊
美国音乐教育家本耐特·雷默(Bennet Reimer)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
本文以“太初有言”为出发点,分别从语言论、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三个方面来论述诺思洛普·弗莱的批评思想。这一标题表明其理论体......
摘要:古代琴论从先秦开始萌芽,汉代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经历唐宋的高速发展,到明清随着琴派体系的成熟而成就斐然,纵观整个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