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草相关论文
本文从新麦草的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新麦草的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新麦草的营养价值测定与评价这三个方面,对其的23个品系进行......
本文以新麦草种子和塔落岩黄芪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在45℃、20℃条件下贮存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的干燥种子对种子发芽率、电导率、SOD......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占种子贮藏蛋白总量的近1/3和谷蛋白总量的60%左右,通过分子间二硫键可以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
高分子量谷蛋白是麦类种子胚乳中重要的贮藏蛋白之一,其组成和含量是影响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
新麦草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性,分蘖能力和再生能力强,是一种可用于改良退化草地的优质牧草,也是可用于挖掘抗性基因的重要种质材......
采用温室模拟旱境胁迫-复水方法,以来自于国内外的14份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通过幼苗期温室盆栽试......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济南177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经过长期继代培养后,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细胞系.其中胚性愈伤组织176结构......
为了探索提高新麦草种子的最佳播种量,在呼图壁旱生牧草基地,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不同播种量对新麦草种子、 干草产量及其......
主要研究了刈割强度对新麦草不同部位物质分配的影响及对再生速度和再生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新麦草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其刈割后......
通过5因素混合正交组合试验,对新麦草种子生产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新麦草种子产量和质量(活力指数)最重要的管理因......
用0.2%的秋水仙素分不同处理时间对二倍体新麦草萌动种子进行了染色体加倍,并对加倍后的植株在幼苗分蘖期进行了细胞学和形态的研......
以新麦草为材料,在河北坝上高原区种子生产实验研究中得出:在生育期中灌水6 次、磷酸二铵做种肥的条件下,施化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
39份(1~39号)新麦草种质材料,在同等干旱条件下,22号、3号、4号、6号、10号和11号能够保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35号、38号丙二醛百分......
以2013年7月收获的新麦草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不同贮藏时间下的电导率、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1周胚芽、胚根长度。结果表明,新......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新麦草青贮的影响,以结实期新鲜和晾晒新麦草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组、添加甲酸组(6ml/kg)和蔗糖组(2%),袋装密封青贮360d......
卫星搭载是研究空间特殊环境(重粒子辐射、微重力等)对生物材料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遗传特性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产生的有益突变......
对荒漠草原区灌溉和旱作条件下蒙古冰草和新麦草的适应性、单株产草量构成因子及其贡献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条件下蒙古冰草......
采用浓度为0%、0.3%、0.6%、0.9%、1.2%、1.5%、1.8%的NaCl、Na2CO3、NaHCO3单盐胁迫新麦草种子,通过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变......
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次数的小穗小花......
采用二因素五水平正交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效应解析后表明,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的效应大于水;水对新麦草种子产量作用......
以新麦草幼胚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悬浮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1.5% DMSO 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并对处理后的愈伤组织再生......
研究氮肥对新麦草穗颈的解剖性状影响,结果表明:(1)增施氮肥能够增加新麦草穗颈维管束的面积、韧皮部的面积,并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大,......
以小麦品种济南177悬浮细胞系来源的原生质体与同品系胚性愈伤组织制备的原生质体混合后作为受体;以经过380μW/cm^2紫外线照射1min......
新麦草是一种优良的牧草与生态建设草种,为了以种子为外植体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研究了不同激素、培养基添加物对新麦草成熟胚愈伤组织......
对绿洲区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单播苜蓿比较,苜蓿与新麦草、猫尾草的混播地在产量上都没有......
新麦草是优良种质资源之一。本文对新麦草(P.perinnis)的细胞分裂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2n=2x=14=12......
以山丹新麦草和新麦草新品系的幼胚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胚龄、不同激素配比及低温预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
应用PCR技术对新麦草PI429801和PI406469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上游序列进行了克隆,得到长度分别为998和1000 bp的HMW-N1和HMW-N2序......
不同含水量的新麦草种子经卫星搭载,返回后对其二代种子进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卫星搭载对新麦草二代种子发芽能力、种苗生长、种......
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用盆栽法研究狼毒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受体新麦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新麦草幼苗的植株高度、叶面积的生化他......
在甘肃省酒泉市上坝地区开展新麦草灌溉试验,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新麦草生长发育、种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
利用ISSR标记对15份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为获得稳定的新麦草ISSR反应体系,对反应条件中的d......
为了解新麦草的种子产量及繁殖性状间的关系,对27份新麦草种质资源的单株种子产量与7个产量性状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
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法、电导率法及可溶性糖测定法,对贮藏12个月的新麦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贮藏的......
为了弄清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对两种优质牧草——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的化......
以新麦草为原料,通过添加甲酸和糖蜜,来初步探讨不同添加剂对青贮新麦草饲料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甲酸的情况下,乳酸含量均......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麦草种质的染色体倍性和基因组大小,为新麦草的种质鉴定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31......
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 (Fisch.) Nevski)是小麦族中少有的二倍体物种,因其低倍性,适宜用染色体加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研......
为研究新麦草种子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耐盐性,以前期在盐碱地种植的6个不同品种的新麦草为材料,采用0.6%~2.0%的8个浓度梯度NaCl溶液......
新麦草为中旱生丛生禾草,抗寒、耐旱、返青早、分蘖多,可用于退化草地的补播、控制水土流失等,是北方干旱地区及部分南方干旱地区......
考察新麦草单株种子产量以及与种子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对多样本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和结实......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大样本相关、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后表明,新麦草5个种子产量因子对种子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排序为:生殖......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onome in-situ hybridzation,简称GISH)技术鉴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
利用38对SSR引物对来源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的171份野生和栽培新麦草单株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效引物......
为了丰富新麦草种质资源的分子遗传学信息,提高新麦草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挖掘新麦草优良的等位基因和稀有基因,了解新麦草亲本......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新麦草地下部分根系及分蘖节生物量及氮素含量进行的研究 ,结果表明 ,对照区新麦草根系的生物量均低于放牧区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