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方式相关论文
为探寻微润灌施条件下大棚空心菜高产高效模式,进行大棚空心菜种植试验,试验设置压力水头为1.5 m,施氮方式分别为全生育期不施氮(CK);全......
针对黄淮平原过量及不合理施氮的现状,探讨减氮条件下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小麦根蘖发育、产量和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减氮条件......
[目的]黄淮平原小麦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探讨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小麦根蘖发育的影响,以期实现减氮不减产并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标......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施氮方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
本研究以早熟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品种,供试氮肥为普通尿素(含N 46.4%)和15N标记尿素(丰度10.15%,含N46.4%),设置了小区和微......
本论文研究了鲜食玉米籽粒营养物质积累规律的品种间差异,以及氮、钾不同施用方式对鲜食玉米主要营养组分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
试验于 2003—2004 年在安徽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场大田进行。研究了氮肥对小黑麦(中饲 237)—皖草 2 号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
学位
本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平试验基地进行,研究了13个糯玉米杂交品种间籽粒灌浆与品质形成的差异及等施氮量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对糯......
本试验选用当地主栽的不同株型的玉米品种金玉1号和丰禾10号,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氮方式(氮肥、氮肥+增效剂、氮肥+生物菌......
试验采用桶栽方式,对ROC25、ROC22和台糖98/0432三个甘蔗品种进行了不同施氮量、不同施氮方式等施氮技术的研究,以不施氮为对照,设......
本研究在两种耕作措施、四种施氮方式和两种基因型玉米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处理对郑单958和登海3号的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光合速......
试验于2000~2002年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进行,以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中筋小麦品种陕农229和强筋小麦品种济南17为供试材料,设置了不同施氮......
20多年的实践表明,资源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新的制约粮食持续高产的因素。农田氨挥发损失不但造成了氮肥利用效率降低、......
本文以桑树品种龙桑一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NO:0kg/hm2,N1:105kg/hm2,N2:210kg/hm2,N3:315kg/hm2,N4:420kg/hm2,N5:525kg/hm......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人口不断上升而水稻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氮肥的施用对提高水稻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具有极为......
甘蔗植株高大,对氮的需求量也大,为了研究甘蔗的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去向,本试验从不同施氮方式的甘蔗生长及氮素利用的研究和不同......
学位
在等氮量条件下研究深松与施氮方式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使玉米灌浆后期百粒重增加,隔行深松(T1)......
[摘 要] 为研究冬小麦品种中麦175号在青海贵德地本区的最佳施氮方式,在总施氮量(250kg.hm-2)一致条件下,分析了全部基施(N1)、1/2作基施......
【摘 要】提倡在玉米生育中、后期,采用两次追肥的方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没有条件追肥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 ......
为研究施氮方式对春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垄植沟灌,设交替隔沟施氮、固定隔沟施氮、均匀隔沟施氮3种施氮方式,分......
研究了不同施氮肥方式对中糯1号鲜食期营养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以基肥和拔节期作追肥(1:1)的施入方式有利于可溶性糖和谷蛋......
以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的常规栽培品种福红992为例,探讨不同施氮和耕作方式对红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红麻高产高......
利用多蘖小穗型常规品种空育131和少蘖大穗型品种超级稻龙粳21,设置3个用氮水平及4个基蘖肥与穗粒肥用氮比例,研究了氮肥施用方式......
为找出冬小麦品种保麦10的适宜施氮方式,在总施氮量(250 kg/hm2)一致的条件下,分析了全部基施(N1)、1/2作基施+1/2在拔节期追施(N2)和1/2......
作为影响全球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的影响。细菌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参与者,是......
为确定适宜的桑树施氮方式,提高氮肥有效利用率,获得较高产量和好的经济效益,以龙桑一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方式下龙桑一号的生......
为了探讨氮肥不同施肥深度和距干距离对葡萄叶柄硝态氮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嫁接在不同砧木1103P和S04上的桑娇维赛(Vitisvinifer......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kg/hm^2;高氮,600kg/hm^2)下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t......
【目的】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甘蔗若干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验材料,设(T1)不施氮肥,(1、2)氮肥作基肥......
采用两裂式裂区试验探讨了丰两优1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都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氮水平与每穗实粒数、栽插密度......
为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叶片、棉蕾和棉铃不同器官中Bt蛋白含量的影响,2009—2010年,以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演替序列种(即,黄土丘陵区摞荒群落演替主要阶段的优势种)根系对氮素施肥方式和水平的形态......
水稻是世界和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近2/3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预测,到2050年,亚洲水稻产量必须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才......
研究在不同耕作方式和氮肥运筹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点,为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吉优7......
科学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这5种施肥方式分别是......
以河北平原区主栽品种石新733和石麦12为材料,研究了春季节水灌溉条件下,等氮量下春季不同追施方式对小麦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生......
在干旱区大田条件下,以制种玉米"金西北2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交替灌水、固定灌水、均匀灌水和交替施氮、固定施氮、均匀施氮二因素三......
将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各生育期植株全氮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延长,玉米根、茎、......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固定部分根区施氮、根系分区交替施氮及传统均匀施氮3种方式和高、中、低3个施氮水平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
在2010年试验的基础上,2011年进一步从施氮量、施氮方式、栽插密度方面研究晋稻8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8个处理中,施氮量210 k......
为了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于2013—2014年在商丘市夏邑县进行玉米秸秆100%粉碎还田与6种不同施氮方式相结合的随机区组试验,研......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施氮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蔗生长、养分累积及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水肥资源实现甘蔗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明确生育后期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多蘖轻穗型品种空育131和少蘖重穗型品种龙粳21为材料,设置3个用氮......
为明确施氮量和比例对寒地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和穗部性状的影响,利用多蘖小穗型品种空育131和少蘖大穗型品种超级稻龙粳21,设置3个用......
为了解土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氮沉降的响应,本研究以马尾松和木荷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氮水平(5.6、15.6和20.6 g·m-2·......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和施氮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方法]在玉米秸秆还田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4 a定点试验,......
为提高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丘陵山区冬水田水稻的单产水平及氮肥的利用率,实现区域水稻高产高效和生态友好等目标。笔者以大面积水......
为给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的水氮运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临优2069为材料,研究了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
以优质中筋小麦陕农229为材料, 于江苏淮北麦区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当增加施氮......
传统撒施肥料方式氮素易于挥发,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目的】提高河套灌区肥料利用效率。【方法】设置了不施肥(CK1)、仅撒施基肥(C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