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翼神兽相关论文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姜城城门遗址中出土一具大型石兽,其制作年代在东汉末期,在同时期的城门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
1981年冬,固原文物工作站清理了一座北魏墓葬,墓中出土了很多有意思的随葬品,其中漆画棺木名闻遐迩。有学者对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中国与欧、亚、非三大洲很早就开始发生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但是东西方之间的交往路线却一直没有概括性名称。1877,柏林大学教授李......
1974年,在河南洛阳东汉光和二年(179)王当墓中发掘出大批随葬品,其中有3件圆形铜牌,曾被认为是厌胜钱。后在整理该墓随葬品的过程......
<正>隋唐是中国古代雕塑高度辉煌灿烂的时期,在陵墓雕塑方面唐代开创了历代陵墓雕塑仪卫行列体制的先驱。这样的发展为龙马神兽造......
有翼神兽是中国学者对类似于西方“格里芬”神兽的统称,中国学者对其探讨始于20世纪30年代,从探讨南朝陵墓石兽的造型特点和名称开......
中国早期两种样式的有翼神兽到西汉中期以后表现出融合及风格化的态势。山东滕州石翼兽"龙爵"(飞廉)题铭及苍山画像石的相关题记和......
畏兽是一个泛称,不同的图像表现特征意味着畏兽的具体名称、内涵及作用的不同和变化。厘清有翼神兽、畏兽的概念和内涵等的差异,对......
<正>2011年4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杭州市余杭区星桥镇里山发掘了一批汉、晋及隋代墓葬,其中一座东汉墓(M8)出土了一件"天禄......
瑞典学者喜龙仁最先给包括辟邪在内的南朝陵墓石刻有翼神兽取名"希美辣"(Chimsera),这是西方神话中一种邪恶的有翼怪兽,用于中国的......
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研究中国有翼神兽自春秋时期出现独立形象后,至南北朝这一段期间内出现的类型及演变。首先以翼兽制作年代及出土......
<正>每提及流落海外的中华珍宝,总让我们的内心隐隐作痛。位于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的响堂山石窟建造于北齐时期,其精美的佛教造像体现......
古代石兽造型及其思想内涵浅析胡开祥我国古代的石兽造型艺术,从汉代大型陵墓圆雕石兽的粗犷拙朴雄浑以神秘为基调,经三国、两晋、南......
曾侯乙墓以其出土文物的数量之众、种类之全、工艺之精的较高学术研究价值,成为我国20世纪下半叶考古学上的一项重大发掘。该墓出土......
画像砖是指模印或刻划有纹饰、图像的砖,古代主要用于嵌砌、装点祠堂、墓室的壁面和楣楹碑阙等处。画像砖最迟在战国晚期就已经出......
作为随葬明器"镇墓俑"的一个重要类别,镇墓兽是最能体现古人"打鬼驱邪"丧葬文化观念的明器雕塑艺术。在明器雕塑史上,镇墓兽发展至......
陵墓有翼神兽石刻的发展及其艺术源流龚良Functionedasthedead’sguideandguardspirits,stonesculpturesofwingedmythicalanimalsbegantoappearedalongthema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