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庸相关论文
1985年4月25日,李时珍研究会在湖北蕲春县成立。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的学者38人参加了会议。李时珍研究会是在全国各地有志于李时珍......
"十指通神疏导经络除疾苦,两臂生风疏畅气血保康宁",这是李今庸老教授对按摩专业的生动赞誉.作为祖国医学的瑰宝,一根针,一双手,风......
1肝者,琵极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鼹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李今庸,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幼读私塾,早年行医应诊,后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一生勤于教学、科研与临床医疗,并积极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供中医类专业用《伤寒论讲义》,梅国强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吾人忝列主审。主审未审,因主编......
期刊
<古医书研究>一书,系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湖北中医学院教授、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李今庸先生的著作.该书对24种古医书中的部分问......
李今庸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学识渊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著书立说,成就斐然.潜心研究古典医籍,著述恒多,<古医书......
李老今庸,寿高八旬,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日理学术,兢兢业业.李老不仅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古典医学的研究应用取得......
李今庸教授自1982年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初建伊始担任副理事长,到1986年当选理事长至今,已同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及其事业的发展一起走过......
李今庸先生从医67周年,执教48周年,漫长的医教生涯积累了宝贵的治学经验.其治学之道,建造了医家学者成才的阶梯,是后学登堂入室的......
李今庸教授出身于枣阳中医世家,初承家学,悬壶桑梓,后执教、业医数十年,桃李芳菲,学验俱丰,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上世纪七十年......
李老一生饱读经书,学问渊博,治学严谨,成果丰硕.他在中医学领域做了大量考据性的工作,而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字义都必查有实据,言......
李今庸教授今年已80高龄,恰好亦是他从医67周年的日子.67年来,他为探究中医理论的真谛呕心沥血,为培养中医学术的接班人费尽苦心,......
作为一位在国内享有盛名的中医学家,先生具有宽厚坚实的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医疗战线上工作了67个春秋,使广大患者从沉疴......
案例:患者某,女,35岁,住武汉市武昌区,大学教师,已婚,1971年5月就诊。13岁月经初潮,每次潮前小腹疼痛,近3年来常发生心悸,胸满,乍间乍甚,时发时......
李今庸教授,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华中医学会颁发的"国医楷模"奖,2002年获"中医药学术......
组成:滑石15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0g,阿胶12g(烊化),猴枣0.6g(分两次以药汤冲服),竹沥20g(分两次另服)。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1.目的和意义李今庸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药学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全国中医院校本科教育中《金匮要略》课程教学的奠基人和......
1至如礔礰,薄为肠澼《素问·著至教论篇》说:"三阳独治者,是三阳并治,并治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
<正> 李今庸(1925年~),字昨非,湖北枣阳人。幼读私塾,后继承家学,随父李道安先生学医,同时习文。待诊之余,遍读中医经典及经史诸书,......
介绍李今庸辨证思维,强调在辨证过程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要善于分清疾病的共性和个性;要善于把握疾病过程中矛盾的转化;同时还要......
<正>1瘛■癇瘛瞤瘛《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脾脉急甚为瘛?",杨上善《太素·五藏脉诊》注:"手足引牵来去,故曰瘛疭也"。《说文......
<正>1肾气独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
<正>1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按此文"天年"之"年",篆文作"季",《说文·禾部》说......
李今庸教授自幼研读医经典著,旁及经、史、子、集,几十年如一日,手不释卷,博通古今,著作颇丰.在其所著<读医心得>一书中,简言5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