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笃相关论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于1979年从陕西岐山征集到明代徐渭墨笔花卉图卷一卷。全卷由六幅花卉、自题论画诗以及清初学者李因笃的题跋组成,......
李因笃《杜律评语》是清初一部比较有影响的杜诗评点本。由于一些原因,该书当时并未刊印,只有稿本行世,因此流传不广。该书虽然至......
李因笃是清初关学的主要代表之一,虽以诗文名世,但在对关学思想的阐发和弘扬上具有重要贡献。限于文献不足,难以全面深入地研究李......
李因笃不仅是清初著名的关学学者,而且是著名的诗人。为了探明李因笃的诗歌成就,确定其文学史地位,采用知人论世、文本分析的研究......
明清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渐趋深入,举凡作家个体、地域、科举、性别、家族、流派、群体等均成为研究的切入点,涌现出一批视野......
摘 要: 《汉诗音注》十卷,是清初学者李因笃评点汉诗之作。该书音注主要以《诗经》音为参照,对那些古音韵异之字加以解释,同时对古......
论述了清初关中学者李因笃的价值观念,认为“经世致用”是李因笃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天子学圣”的贵真政治观、“取人以......
为了揭示清初李因笃的文学成就,采用文史结合、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其文学思想、文学批评、文学创作展开探讨。认为李因笃是清初宗......
李因笃是清初陕籍著名学者、关学大儒,在实学领域颇有成就。运用归纳、比较等研究方法,阐述其治河思想的主要内容。他系统梳理了古代......
立足地域视角开展地域文学研究,乃是近年来学界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就中国古典文学史言,至明清时代,随着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
康熙十七年(1678)诏举的博学宏词科,许多"逸民"名列荐牍,不得不面临出处问题的抉择,李因笃、潘耒属于特出的类型。李、潘二人家世......
李因笃《杜律评语》编撰与流传的情况可以从其评语,以及其他杜诗学文献并诗文集中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作为清初一部重要的杜诗注本,......
清初博学鸿儒群体中不乏具有遗民情结者,其心态虽因入京参加考试而发生转变,但并非简单地以"今我"完全代替"故我",而是呈现出新旧交融......
作为明清之际“关中三李”之一的李因笃,针对王学末流蹈于空疏之弊,他结合现实问题,对传统学术尤其是经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经......
<正>一《汉诗别录》的编印据吴云先生编辑整理逯钦立先生《汉魏六朝文学论集》后记介绍,逯钦立先生攻读研究生时(1939—1942)著有......
李因篇、录枝蔚、李柏是明末清初时期陕西關中的三位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成就、数量和影响在陕西關中诗人中有很大的代表性。......
李因笃是清代初期的古音学家,长于诗赋,古音研究多遵照顾炎武,被冠以顾炎武古音学“传声人”的称号。前人对李因笃音韵学研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