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寿相关论文
“将拟《吴越春秋》,编年以备南北”是李大师修史设想的核心,蕴含着丰富的编撰思想。李大师欲以内北外南而又备南北的编年体书写形......
《南史》的史源虽是南朝四书,但李延寿在撰写《南史》的过程中除了对相关史料进行简单的增删外,也深寓己意于其间.基于此,文章以《......
《南史》是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南史》、《北史》中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一部重要史书。《南史》记载了从南朝宋武......
唐初统治者注意吸收前朝兴亡的经验和教训,甚为重视对前朝历史的修撰。从史学跟社会的关系来看,国家的统一,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的历......
本文着眼于<宋书>与<南史>的异文,讨论了两书在记载同一件史实时的避讳情况,近而论证了了解和掌握史书的避讳是阅读古代的典籍的必......
李延寿<南史>、<北史>是二十四史中重要的两部史书,其倾向统一的历史观曾获得广泛好评.本文试图对李延寿倾向统一的历史观以及它与......
【正】 关于隋文献独孤皇后——独孤伽罗的存年,据《隋书·后妃传》记载:“(隋文帝)仁寿二年八月……己已,太白犯轩辕。其夜,......
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好琴书,善画”。南朝时代有名的高士和画家。沈约《宋书》和李延寿《南史》都把他列......
地理环境与文学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不同地域的文学必然显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李延寿与斯达尔夫人等东西方文论家提出了南北文......
“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北齐,而非唐初“编辑”是一个由联合词组凝固形成的动词。其中,古代汉语中的“辑”和“缉”在“连缀”“整合......
期刊
影印本明弘治本《延安府志》成书于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从书中序跋及内容分析,该志纂修者并非是通常所说的李延寿,而是弘治十......
<正> 沈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史学家之一。褒者给他戴上一顶顶桂冠:古代学者称他是"人伦师表"、"一代词宗",赞他"该悉旧章,博......
《北史》是李大师与李延寿父子接力编撰的史学巨著,由于两代人的历史背景不同,各自为该书注入的主题思想必然相异。李大师身处隋末......
<正>知堂先生写过一篇《澡豆与香皂》的文章,谈中国六朝人洗手用澡豆,到了唐代用猪胰子。其实古人最早、最常用的洗涤去污的东西,......
<正> 2003年3月26日《报刊文摘》转载《健康咨询报》刘光泉《“寿比南山”的由来》一文,文中说道: “寿比南山”是给老人祝寿时用......
<正> 有的史学史论著,称李延寿所撰《南史》、《北史》“贯通前后不分正统。”或说《南》、《北》二史“承认南北分裂,不强调谁顺......
论曰:梁武帝时逢昏虐,家遭冤祸。既地居势胜,乘机而作,以斯文德,有此武功。始用汤武之师,终济唐虞之业。岂曰人谋,亦惟天命。及据......
李延寿的《南北史》以删节旧有"八史"的史料为最主要的文献整理方式。所删汰者大部分是"八史"繁冗之处,所增补者多为其中所缺的史......
李延寿《南、北史》虽有对原“八书”删烦就简之功,但其删削不当之处也不可忽视。由于删削失当,影响到《南、北史》的史料价值。李延......
唐代学术文化发展述论叶茂唐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虽然以前史家有“唐代学术,是多面性而光辉的,然积学之士,率致力诗文,两者......
在唐代前期出现了一个官修正史的高潮 ,唐高祖李渊与唐太宗李世民都下过官修正史的诏令 ,当时的大臣如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
【正】 我国中世纪的唐王朝,是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期,史学方面,也有很大发展,略述如下。一、国史馆的建置与修“五代史”及《晋......